此时远在欧洲的林义哲,并不知道家中出了如此的变故。此时的他,正沉浸于新婚所带来的喜悦之中。
“鸣炮!开道迎亲啰!”
这一天的伦敦街道,突然传来了声声的鞭炮声。
在一众伦敦市民的好奇目光中,一支浩浩荡荡的中国迎亲队伍出现在伦敦城的街头。一位一身锦绣官服打扮的中国人骑在马上,披红挂彩的八仙花轿紧跟其后,浩浩荡荡向新娘家走去。这场中国式婚礼很快便轰动全城,吸引了大量看热闹的游客和居民。
很快,人们从新闻记者处了解到,这场婚礼的新郎叫林义哲,是中国皇帝派到英国来进行友好访问的使臣,新娘叫卢颖妍,是在英华商巨富的千金。新郎刚刚从普鲁士完成访问归来,便在伦敦举行了这场盛大的中国传统式的婚礼。
记者们看到,在队伍的前面,一位一身中国文官补服的官员骑着骏马,领着八抬大红花轿,带着金童玉女开道,一位“寿星”手执大红鞭炮紧随其后,4名仆役抬着红色双喜牌匾,18名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彩女”踩着绣花鞋缓缓而行,“鸡公车”上装着大枣、桂圆、核桃、花生和五谷杂粮,狂舞的金龙、滚绣球的狮子一路相伴,吹吹打打地行走在街道上。
这种喜气洋洋、民俗浓郁的婚礼场面让众多记者和伦敦市民既惊奇又疑惑,不多时,一身红色礼服、头戴大红盖头的新娘出现了,一群英国少女受到了吸引,不自觉的跟在了新娘队伍的身后,羡慕地追看这场中国味十足的婚礼。
作为男方的大媒和“兄长”,洪钧帮助操办的这场婚礼,完全是按照他当年结婚时的规格来办的。
洪钧前日便帮林义哲行了纳采礼。按朝制规定,送上缎衣三袭,缎衾褥二具。他身着吉服,命子弟为使,从人携带礼物送到女家。至门,卢夫人吉服迎入,从者将礼物陈于厅堂,使者说明纳采的来意,卢夫人欢欢喜喜的接受,并焚香告于祖先。在婚礼的前一日。卢家便送将卢大小姐的妆奁送至林义哲所住的滨海别墅(即林义哲和卢颖妍的订情之地,卢家赠送给了林义哲),陈于厅堂(以示女家陪嫁丰厚之意)。到了结婚这一天,林义哲在陈家的帮助下,一面备办酒席大宴宾朋,一面设仪卫,备好花轿和迎亲队伍,在洪钧的率领下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吉服在家等候。无须亲迎)。这天一早,卢夫人便将出嫁的女儿打扮起来,等候迎亲的车舆。
不多时,迎亲的队伍到了。卢仲恒和洪钧见礼,鞭炮又响了起来,整个卢府一派喜气洋洋。看到披着大红盖头的女儿登上了花轿,卢夫人忍不住掉下泪来。
迎亲队伍来到了滨海别墅。此刻这处小小的院落里张灯结彩,许多客人来来往往,他们当中很多人都穿着中国服装。尽管有不少人其实并不是中国人。
新娘的轿盖得很严密。坐在里面的卢颖妍丝毫看不见街上的情形,也不知道人把自己抬往何处去,街上的人谁也看不见新娘。
她并不知道,此时此刻,所有的人都在前厅等待新娘花轿的来临。屋里挤满了盛装华服的女客,除了陈家和卢家的,还有几位是十三行别家来的。
仪仗队来了,前面是吹鼓手。鞭炮立刻响起来。大门里头的乐队也立刻吹打起来。有三尺宽的长红布,从大门经过院子,一直铺到大厅外的台阶儿,这是给新娘走的。人们这时还见不到新娘,只见到金线绣花的红花轿。
轿子一直抬进院子,轿夫先把轿子放低,将两根长的大轿杆抽出去,换上两根短的。这时新娘仍然藏在黑黑的轿子里,卢颖妍感到有些热,头稍有些晕,不知身在何处。
奏乐开始,赞礼戴着金叶红花的乌纱帽,高声念了四句诗,然后唱道:“新娘下轿,步步高升!请!”
赞礼一唱完,伴娘走到轿前,打开小轿的帘子,拿下小轿里放手臂休息的横板,去接引新娘。此时大红蒙头巾还蒙在脸上,她还是什么也看不见。任由伴娘左右搀着,她慢步下轿,头低垂着。
她被领着走上石头台阶儿。这时音乐响动,鞭炮点着,噼噼啪啪地响。
林义哲近前来,把她的大红蒙头巾掀开一个角儿,他的手里拿着一个裹了红纸的新秤,用秤杆儿的一头儿,把她脸上的蒙头纱挑了下来。用挂着秤铊的秤这样做,是为了吉祥,因为是取个万事“称心”、“称意”、“万事如意”的意思。这时观众虽多,却是静悄悄的,随之立刻听到低细的赞叹之声,就如同一座精致完美的大理石雕像揭开了幕布。
新娘的美貌,的确超乎常人的想象。
卢颖妍一直低着头,往前机械般地移动,受人指示而行动。赞礼高唱:“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再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礼成!”她的膝盖就不由得弯下去,但她的目光,却总是不自觉的寻找着他。
这时有两把椅子放在大厅的中间,新娘的父母请到上面去就座,接受新娘的跪拜礼。在他们的身边,原本是新郎父母的座位,现在换成了洪钧坐在那里。因为洪钧算是林义哲的兄长,代表男方的家长,又是大媒,而且他还是宣读太后赐婚贺词的使者,代表着北京紫禁城里的皇太后。
卢仲恒夫妇二人都穿了正式的补服官衣。戴着官帽,足穿官靴,看来人既魁梧,又庄严,但是俩人都笑容满面,赞礼又高声唱新郎新娘跪下叩头,卢颖妍于是又和林义哲跪下叩头,又遵命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