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太皇太后赞扬皇后和柔妃办事果断的话便传了到和妃耳中,和妃心中不自在起来,自己带头出了一千两,这个老不死的居然只称赞皇后和柔妃,其实这两个人也罢了,妧伊那个小贱人出了能有几两银子,居然也配得太皇太后的称赞?
太皇太后那边犒军的银子总数已经敲定,因杨起隆起事一案交由兵部尚书明珠平息,太皇太后便命柔妃差人将银两送到营中明珠处,择日分发给平息战乱的将领士兵,又亲自写了一封慰问书,向全军将士致敬慰问。
普常一支兵,尚且得了太皇太后如此用心的关照,消息传到各地兵营,一时沸腾起来。军中士兵多是年岁较轻的青年兵士,只听过太皇太后当年辅佐朝政的一些故事传说,却从不曾真切感受过这位老太后的心力。
如今老太后的恩德真切地下降到身边,虽然其他各地的将士并未得到犒赏,但传说和现实如今交汇,仍令人心气沸腾。太皇太后重兵力、拥士兵的伟岸形象也一下子鲜明立体起来。众人对皇上都起了信心。
这样的士气之下,明珠带兵圈打杨起隆,凯旋而归,杨起隆大败,逃窜而去,不知所踪。
事毕之后,明珠写了一封密函给柔妃。信中说:
“恭请娘娘万福万安,臣有一事臣早欲报与娘娘,但恐扰军心,故此不敢提,此时京中起事已息,臣可以向娘娘畅言。先前娘娘差人送来犒军的银两,内中有二百两像是宫中官银,臣不敢擅动,差人送回,请娘娘联系内工部失银一案追查这银两的来源。”
柔妃读罢信,一下子吓了个激灵,后宫集的银两之中怎么会有官银?哪个妃嫔敢私动官银假充集资之用?我当时也没一一查看银两,只是命人称了重量。不管是谁拿官银充资,这件事要是捅了出去,太皇太后一定要治我个管事不严之罪,皇后没怎么插手,她不一定有多大事,到时候我得独自承担这恶果了。
想了一回,向心腹宫女阿珠贤道:“咱们送去军营的银两中有官银,须得好好查查了。那登记银两数目的册子可有抄录备用的?若没有,就得向太皇太后那边取回来,这样儿可就闹大了!”
阿珠贤一笑,“娘娘还不了解奴才做事?自然都有抄录一份以备使用的,奴才这就去取。”便推门而去。
柔妃叫住已经走出去的阿珠贤:“收银子那日谁同你一起纳银入箱的?都叫过来,本宫有话问。”
阿珠贤点头而去。
一时带了几个宫女来,齐齐跪成一排请安问好。
柔妃道:“收银两那日,是你们几个和阿珠贤一起的?”
宫女们齐道:“是!娘娘!”
柔妃向阿珠贤道:“将那些银两拿过来!”
阿珠贤带了两个太监进来,将一个漆红色填金锁的箱子放在地上。
柔妃看了阿珠贤一眼,阿珠贤便打开那箱子,朝向那几个宫女。
柔妃问道:“这些银子是官银,那日你们收的时候怎么没注意?一个个怎么做事的?”
宫女们见是官银,知道是自己疏忽了,跪着磕头磕个不住,辩解道:“还请娘娘恕罪,奴才不认得这官银。”
柔妃冷冷嘲道:“蠢材!这些银锭子块儿又重,份量又足,怎么都没发现?你们收了这么些东西送到军营去,成了心想连累本宫?”
宫女们纷纷哭诉起来:“奴才不敢!娘娘宽宏大量,奴才求娘娘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