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听着城下的求饶声,看着这些犹豫的士兵,陈锕微微一顿,缓和道:“眼下贼人与他们处于胶着状态,一旦开城,不光他们遭殃,你们也要遭殃,不仅如此,还有你们自己的家人......”
“想想自己的家人、父母妻儿,如果你们不想他们被贼人虏杀的话,就好好的守好城门,等待太守大人的命令。”
这话一出,城上的异动顿时就少了很多,陈锕松了一口气,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你们想要去救底下的亲戚、朋友、或者家人的话,我陈锕也不拦你,自当为你准备好绳索,放其下去,也算是全了你等的义气之举。”
好家伙!
你想救人是吧?
行,我不阻拦你,把放你下去,让你自己下去救。
陈锕这话直接让在场所有士兵瞬间噤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拯救他人的。
在大部分人的心里都是这样想的,如果自己没事,出言附和几句,就能得到一个好名头,那么没有人会拒绝。
但是要说到牺牲自己,以全他人。
这种人少之又少!
要是把陈锕放到现代,估计在网上又会出现一个圣母斗士。
......
紧闭的城门迟迟未动,城下的溃兵从哭泣变成了愤怒,从求饶变做了大骂。
“嗖!”
“嗖!”
“嗖!”
些许零星的箭矢从城墙上落下,溃兵们闭了嘴,惶惶不安的向后撤了回去。
他们没办法了。
前有堵截,会有追兵。
无法进城,也无法撤退。
此时若是有一威猛统帅,他们意志也足够坚定,并且溃逃时也没有丢盔弃甲的的话。
说不定还真能掀起一番类似破釜成舟的反扑。
可惜的是,他们的统帅包盛并不是威猛勇士,并且早就被邓扬一箭毙命。
同时他们的意志也不够坚定,除了逃难以外,压根就升不起任何其他的心思。
甚至说到最后,可能他们连破釜成舟是什么意思都没有。
低素质且没有信仰的老爷兵们面对这种情况,只能......
选择投降。
于是,让城上陈锕升起后悔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被城上士兵驱逐的那些个溃兵,在退了一段距离过后,一个接着一个的向着后面追击的士兵跪了下去。
集体投降!
就在南昌城上守军的眼下,当着曾经所有兄弟的面前,他们投降了。
溃兵们全都跪在城外,那么大一块空地都给跪满了。
震动!
这一幕不光是陈锕,就连城市守军也是不由得升起了一丝异样。
那些贼人们......会怎么对待这些投降的士兵呢?
还有,与其坚守在这里,面对着随时可以抛弃自己性命的将领,以及不知何时会丢掉的性命,有意思吗?
原本在陈锕的“晓之以理”下,为了保护家小不受贼人侵害而升起的那股士气,就这样在溃兵们集体投降的情况下,伴随着心中升起的疑虑,彻底消失的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