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那位程司长当真可是天下少有的巧匠啊。”在离开制衣厂回程的马车上,周瑜感慨万千。
“巧匠?”
朱业笑了笑,没有说话。
中国士农工商的观念还真是根深蒂固。
当初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和研发的黄鹄号下河过后,作为最重要的徐寿,就被当时的同治皇帝赐了一个“天下第一巧匠”的牌匾。
好笑的是,黄鹄号和同治皇帝一点关系也没有,在黄鹄号的设计建造过程中,那时的清政府可是一分钱都没掏过。
还是人家曾国藩自掏腰包、省吃俭用,用自己的钱投入进去,然后才制造出来的。
想起来,还真是有些可悲。
徐寿等人全力制造出了当时的第一艘蒸汽明轮船,让清朝的水军有了一个可以下水抵抗侵略者的基础。
结果制造者却没有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金钱奖励,仅仅只是冠上了一个巧匠的名词。
想到这里,本来不打算解释的朱业还是开了口,严肃的说道:“公瑾啊,你是庐江士族出身,现下庐江局势繁杂,时修新政无法实施,所以你可能不知道。”
“当然你也可能看到了新政的内容,但纸面上写的东西往往无法给人带来一种直观的感受。”
“请你记住一点,在我们这里,是讲究不分阶级、人人平等的,从来不会有谁会高人一等。”
“这不是口号,只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也将会一直做下去的。”
“所以士也好,商也罢,只要这些人能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带来益处,那么他就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末了,朱业直视着周瑜的双眼,平静的说道:“我欣赏你,你是一个俊才,一个大才,甚至可以说在昨日的月议上,那些人都不如你,所以我愿意再给你一个选择。”
“留下来,和我们一同视线这个伟大的目标,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或者说......”
“我放你走,包括你的家族,我给你们一次平安离开的机会。”
周瑜是才子,虽然英年早逝,但历代文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优秀的。
这样的人物,自然值得后世之人推崇。
朱业也不是在说假话,他是发自肺腑的,是真心实意的。
因此,一旦周瑜说要离开,那么他就绝对不会阻拦。
“呼!”
周瑜的呼吸急促了起来。
从在南昌看到的政策,以及与朱业的交流之中得到的关于朱业的执政理念,周瑜就明白了里面的东西。
那就是人人平等!
士族贵戚是绝对无法存在于这个地方的,这个地方没有士族生存的土壤。
能在这里生存的士族只有两个选择。
加入或者毁灭!
毁灭自然不用多说,加入也不过是延迟毁灭的时间罢了。
当朱业掌握天下过后,这里的士族能选的就只有一条路。
周瑜默不作声的响了许久,突然问了一句:“主公,若是你得了天下过后,将会如何对待我等。”
我等?
周瑜没打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