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立兄请辞着书,我已准。”李子业不慌不忙的说到。
“昌立兄竟有此志?闻所未闻。但在下有一虑,此人我大明举人,才华是我十倍,但因刚直不阿,未得赏识,今日一别,恐被别人所用。”常婵子说到。
“石正兄多虑了,昌立仅是寻一清净之地为圣教写出而已,况且他已收了银两,岂能有鸡鸣狗盗之事。”
“愿如宗主所言!领主们已等候多时,还请宗主从速。”
“昌立的事请放心,我已经派心腹盯住,走,当下还是各路领主要紧。石正兄请!”
在看昌立更是走的匆忙,草草收拾行李,直奔大门匆匆而去。
李子业与常婵子快步拾阶,经三道廊道,来到正堂。
正堂建筑宏大,八根一人怀抱粗红松木顶起雕梁。堂内,除昭仁公主之外的十六位领主早已分两列盘坐两边,身后亲信两三,或有人员报信,堂内鸦雀无声,静待宗主。
忽闻一人高声喊到:“宗主到。”
“恭候宗主。”堂内传出整齐响亮的恭迎声。
李子业十分享受此等待遇,迈着方步工工整整走向殿堂主座。
“诸位领主,为承我明王遗风,匡扶正统,才择今日迎接贤德宗主,我大明王必日隆昌盛,假以时日便可驱除鞑虏,恢复我大明。”李子业铿锵有力的说道。
“主教隆兴,光复大明!”众教徒齐声高呼。
“诸位领主,我神教大明王点化之人堪当大任,朔月之夜,大明王托梦亲点昭仁领主为宗主,况昭仁宽厚,深的领地信徒爱戴,如能禅位与此女,照了大明王之意,结了我愿,顺了众信徒,乃我神教幸甚。”李子业此番一出,在座诸位领主齐声应和赞同道:“应王命,尊昭仁。”
余音未尽,一俊俏无比,云髻盘顶、慈眉善目、锦缎绫罗、彩带飘飘之女——昭仁公主,在众信徒及仪仗簇拥下从正堂阶下信步走来,拾阶而上。左右信徒皆向北俯拜弥勒佛。
少许昭仁公主已走进正堂正中,各路领主随李子业正俯地跪拜弥勒佛,待众仪仗落定蝉子高声喊到:“立领主。”
音落,昭仁走到弥勒佛右侧,众领主依次离开座位来到堂中央,先拜弥勒佛再拜昭仁,各领主虔诚拜谒,昭仁俯首回拜。众领主依次拜过回到座位上,继续俯首跪拜弥勒佛。
“请圣物。”
数十位依仗人员从依仗中走出拱请三件大明教圣物:一是白莲令,此为圣书。二为毗卢冠,此为一五面法事冠。三是白莲玉足此为白莲教师祖东晋释慧远足行舍利。前任宗主,从跪拜在弥勒佛前的依仗信徒手中接过圣物,再一一呈与昭仁,昭仁公主早已跪在佛前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圣物。
礼毕,堂内众领主,众信徒齐声高呼:“淤泥源自混沌启,白莲一现盛世举!”
正当众信徒欢庆之时,一信徒急匆匆来报:“禀宗主,门外一队清军人马数十人,正闯入,我等招架不住,此时已入了前院。”
听闻昭仁未慌乱,倒是立在身后的李子业预回这来报的信徒,幸好被蝉子拦住,不然就漏了从未真心让出这宗主之位的心思,李子业与蝉子相视一笑,这其中必有二位的阴谋。
“我初立,力不从心,请老宗主,定夺。”昭仁回过身来,向李子业请示。
“今宗主已立,我已不便妄言,还请宗主自行定夺。”李子业强忍着行权的欲望,回答道。
“请恕昭仁造次。”昭仁回答完李子业,随后回身,向众领主说道:“我等在此行佛事,未有枉法之举,诸位勿忧。”
说完随即出堂迎接。
此时一队清军人马已到了正堂阶前,为首者着正黄旗甲胄,骑高头枣红大马,此人为简亲王德赛第五子山西都统雅布。雅布年方二十四,英俊潇洒,武功决策不输朝内军机大臣,可其生性洒脱,不愿困于京城,邀了一山西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