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尝试(1/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诚亲王满意地翻看着图案,看到其中一页他最喜欢的图案,同样的图样却画了三种。

而这三种,虽然图案相同,以他常年精研书画的眼光看,却是颇为不同。

他不由问道:“这三个图样,是否出自不同人之手,本王观之,最下面这一幅看起来毫无生气,虽然精美却死气沉沉。

最上面这一幅,虽然有了些灵动,却又有浓厚的工匠气。

唯有中间这一幅,却是规矩之中不适灵气,虽然是简单的图样,却有山水画的意境。”

小王伸出大拇指:“王爷眼光老辣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不瞒王爷说,最下面的突然,乃是使用的刻制的磨具,直接翻印得到。

最上面的一幅,乃是老练的漆画工匠画得。

而中间这一幅,实不相瞒,乃是我们千叶品牌,花费巨资还借助了太子殿下和忠武伯的面子,才请到的画坛名家苏去先生绘制。

之所以在画册中呈现,乃是因为三种图样对应三种定制方案。

若是选取翻印的图案,一辆车只需花费五百两银子即可。

而由老漆画工匠花费功夫绘制,因为人工绘制不易,老工匠也不易请得,一辆车便需要花销三千两银子了。

至于要由苏去先生绘制的话,便不是钱的问题了。

众所周知,苏去先生性情不定,虽然居住在东山,即使支付了重金,也许他兴致刚好之时,将图样一气呵成才能成功。

所以不光是需要重金,还需要耐心等待苏去先生动笔。”

“苏去,竟能请苏去先生为图样动笔?!”诚亲王如何不知道苏去是画坛名家。

虽然并非顶尖的一波,却也由于其性情潇洒不羁,而广受文人雅士的追捧。

如果能由苏去给自己的车子装饰图案,花费代价也好多用些时间也好,诚亲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他又有些疑问,马车毕竟一路奔驰,自己绝非庸俗炫富的人,总不可能停车之后拉着人围着车看苏去的笔法来辨别苏去动笔。

当他说出这个疑问,小王翻开又一本册子。

在这册子上,分别有马车的正面、侧面和背面图样,上头有许多个铭牌的位置。

小王介绍道:“除了东山出产的铭牌之外,享有尊贵千叶品牌服务的车辆,还将有‘千叶’的品牌铭牌。

马车前前后后许多道工艺,但凡用到苏去先生这般的名家的,都会添加上一支以先生印章为模板制作的铭牌,彰显尊贵独特的身份!”

虽然是第一次听,但想来和画家铃印、工匠留字一般,可以让东西身价倍增。

听着小王一项项的介绍,诚亲王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在陆遥和叶载墨的恭维下,晕乎乎地便对自己的马车下达了复杂而又昂贵的定制订单。

车身的线条、图案、装饰,要么得出自着名书画家之手,要么得出自有名气的大工匠之手。

所用的材料,一应都要奢华,如那车身用到的钢铁,必须与大周新军武备所用的钢铁一般。

为此为了保养好这些钢铁,将来还要在王府配备专门的保养技师。

车厢外头的灯具,要够大够气派,听说还能有一些光效的,反正只要价钱,在符合礼仪规矩的基础上,要多奢华便来得多奢华。

林林总总算下来,诚亲王的这辆马车,为了满足他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竟然要十二万两银子。

而为了付这十二万两银子的定制费,诚亲王还得缴纳二万两银子的千叶尊享会员年费。

但诚亲王一点不心疼,竟是心满意足地便回了王府。

这位有钱至极的王爷,花起钱来可谓是豪爽至极,到了下午的功夫,运送银子的车队,便往东山来了。

陆遥大手一挥,便从这笔银子里头拨出来五万两银子,用于明年四轮马车的继续研发。

叶载墨如今竟然还嫌弃钱少:“不够不够,这预算根本不够!”

陆遥白了他一眼:“五万两银子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怎的还嫌不够?”

叶载墨便盘算起来:“四轮马车的生产过程,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也给了本宫许多灵感。

现在制造马车零件,几乎都靠工坊的工匠手工打造,虽然有一部分大匠人做出的东西品质很好,但生产商读书着实提不上去。

若是马车今后想要大量快速的生产,本宫认为应当设计出能够代替人力的机械。

依照本宫的想法,这种机械,应当是以力代巧。

例如马车的骨架各个构件,如今工匠手工打造,乃是十分费时费工的锻造之法。

若是能够借助水力,直接以巨型重锤,利用磨具直接冲击出相同的构件。

是否可以节省极大的人力,进而节省成本同时大力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要进行研究,设计出这样的机械,绝非以往本宫根据古籍,改造水力机械那么简单。

要保证生产工艺,这些机械的形制、材料等等,都需要进行周密的研究跟计算。

要将这些研究透彻,非得率领一支研究队伍,耗时糜多才能成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遥听明白了叶载墨的意思,他也意识到,借助生产四轮马车这个系统工程,他们可以开始进行工业化的摸索。

为了工业化,莫说是五万两银子,就算是五十万五百万两银子,都是值得的。

当即陆遥大手一挥:“好,现在便先调拨十万两银子,作为先期工作的资金,今后随着研究的进行,所需的银两,都由我来想办法,若是能够有成效的话,我们的生产恐怕会完全进入新的时代。”

叶载墨一听此事能花十万两,忍不住搓起来手,决定大干一场。

然而当叶载墨开始在皇家学院组织人手,开始研究工作的时候,却开始有些无处下手。

起初他只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还没有细细思考过各方面细节。

等到真的开始做的时候,他才发现,其中牵扯到的学问之复杂。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