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赫冉玩了会手机,打了个哈欠,摸了摸头。
然而偏头去看,发觉与他的颓废不一样的是,席琳看上去十分的精神,如果不是看到后排有为数不少的一群人趴倒在桌子上,徐赫冉会以为自己出了问题。趁着是课间,他就朝着席琳搭话。
“哎,你怎么一个人坐第一排啊?和你一起的你舍友呢?”
听到声音,席琳的第一反应是:竟然有人在和她说话。看了一会儿徐赫冉的反应,确定了他确实是在问自己后,她才彻底地把身子侧过来,看到一张稀疏平常的面孔。
她才算是想起来,原来这个坐在自己隔壁迟到的男生就是在刚才路上遇到的那个男生。
“啊,嗯,是啊。她们不喜欢坐前排。”
徐赫冉看到席琳似乎没有反应过来的样子,不由在心中大喊没趣,但他又实在是觉得有话想问,于是说:“哦,这样啊。”算是答复了席琳。另一方面扭过头对坐在后面的男生说:“我刚才听见我后面好多人打哈欠啊……刚才那节课真的好困,而且这还是我坐在第一排的情况。”
“你本来不用坐第一排。”那个男生回答,说完还玩味地看着徐赫冉“怎么迟到了?”
“不就是家里来了个亲戚,说是担心我,一大早地缠着我,我才给迟到了。”徐赫冉无奈地叹气,觉得这天可以聊得下去,“我叫何和,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谭斌斌。”那个男生说:“没办法,那只能说你运气不好,你这一来一去,老师肯定会记你分。”
徐赫冉心中暗自诽谤:老师记录分数又怎么样?他留在这里毕竟也只有一小段时间。但表面上他还是说道:“哎,看来以后要好好复习了,不然挂科了怎么办?”
席琳看着两个人一前一后已经聊熟,本来想要搭嘴,却似乎也没有自己加入的必要,于是就打开一早就放出来的电子书,翻开看了起来。
没过多久上课铃又打响了。
徐赫冉本以为开篇又会是一段悠长的论调,却没有想到老师忽然说:“请下面的同学,用一张纸,两两一组完成作业。十五分钟后收齐。”
徐赫冉下意识是扭头看向了谭斌斌,却发现谭斌斌已经和身边的伙伴组成了一组。事实上,在学校上课,大多数人都是和自己宿舍的伙伴们坐在一起的,A大是四人宿舍,因此一般来说按照宿舍逻辑分组,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伙伴。不过徐赫冉当然例外,他根本就没有在学校宿舍里面住,所以徐赫冉一定是单出来得人之一。
说起例外:徐赫冉扭头看向旁边的席琳,他的这个粉丝,貌似就是没有和宿舍坐在一起的落单的小羊,其实,倒可以和她合作。
“你好,你没同伴吧?”徐赫冉还在思考的时候,女生就已经首先转过来对徐赫冉大声说。
他们俩相隔着一条走道,如今在大家都在讨论的时候,那种吵闹程度与下课时趴桌不教的安静程度几乎是天壤之别的差距,两个人讲话基本是靠吼着才能确保让对方能够听见。
“我们合作吧。”徐赫冉首先意识到了两个人距离太远的问题,他只拿了书,就让席琳往旁边移动一个位置,好让两个人能够并着坐在一起讨论。
说是讨论题,然而前几题是一些概念问题,可以在书本找到答案,后几题属于一些简单的拓展提。
徐赫冉确实不愧是半路出家,几乎头都炸了也没有领悟到题目的含义,总是给出一些很奇怪的见解。而席琳却一点一点给徐赫冉指出不正确的地方。
“那应该还有别的角度来考虑这个广告语吧,其实我没有觉得特别夸张啊。”这一道题目是探讨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些不规范的现象,然而徐赫冉看着老师给的范例,根本没有觉得有问题,听了席琳的一些解释之后依旧那么觉得。“要是按照这种说法,那现在市面上很多广告不久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