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等几个世家联合起来把控了整个官场,才能做到四世三公。
因为不任用他们这些家族的人,就会让整个官僚体系运转不畅。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极为重视道德礼教的时代。
忠孝仁信义,就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世家提拔了你,你如果背叛了这些世家,就是不义之人。
以后不要说混官场,就是来自舆论的唾沫,都能把人彻底淹死。
......
戏志才的话如同石破惊天,让整个宫殿悄无声息。
刘辨的眼里冒着怒火。
大殿里的大臣,有些用要杀人的目光看着戏志才。
有些人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戏志才仿佛早就料到这种情景。
对于世家的作为,刘备和戏志才、赵季晨等人已经进行无数次的讨论。
要想打破官场垄断的情况,就必须揭破这些人肮脏的勾当,从道德层面对他们的作为进行谴责。
否则,这些世家占据着道德和舆论的制高点,在他们的身边,还聚集着一大群的既得利益者。
过早地发声,会和刘备他们站在一起的人不会多。
刘宏重启州牧制,其实也是一种对世家的试探。
州牧有独立任免本州官员的权力,虽然任免的官员还是要通过朝廷的认可。
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撕开了察举制的一角。
刘宏在重启州牧制的时候那么谨慎,即是担心州牧的权力过大,也担心世家的反应过大。
世家如果发动其他家族进行抵制,州牧制和‘三互制’、‘鸿都门学’一样,会被憋死在腹中。
刘备可没有这种后顾之忧。
在徐州任用这个时代的人才,那是因为要影响这个时代人才的思想,让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人。
士族如果真的对他抵制,大不了刘备就全部使用现代的人才。
这个时代的官府职能很简单,完全没有后世的复杂。
让现代人才指导百姓耕种和创业,难道他们会做不来?
......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备现在身边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
说的不好听一些,得到这个天下只看刘备愿不愿意的问题。
没有扭转士族的思想,就去得到这个天下,会留下很多的隐患。
刘备要想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想要有成果,培养出足够的人才,起码还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如果真的把后世的人才使用在大汉的吏治上面。
对外征服的脚步又必然会被拖慢。
----毕竟小气的系统每次给刘备的名额都有限。
刘备已经很多次希望彻底放开兴汉游戏。
系统就是爱理不理。
......
戏志才今天也只是针对袁家,并没有把其他的家族牵涉进去。
赵季晨和戏志才他们仔细分析过。
大汉的这些家族里面,袁家最有野心。
四世三公的家族好几个,真正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只有一个袁家。
这说明他们是几代人之前,就在布下这个局。
戏志才不知道的是,赵季晨熟知历史。
知道袁家人的心中根本没有忠诚。
从袁隗到袁绍、袁术,他们在汉末的作为,很明显就是早有预谋。
并不是说他们早就知道汉末会大乱。
袁家是不是一直在让大汉越来越乱,也不好下结论。
但袁家几代人都在经营自己的势力,却完全可以肯定。
不管是杨家、黄家还是王家等另外几个大世家。
他们同样贪图权力,但至少心中有忠诚。
杨家的杨彪、黄家的黄琬和王家的王允,至少能当得起忠臣的称号。
袁家今天可以说是自取其辱。
如果不是袁隗把矛头对向刘备和张飞。
戏志才还不会选择这个时候针对袁家。
......
刘辨当然也把握住这个机会,诏令刘虞和张飞各自处理自己份内的事情,不要互相干涉。
这就等于同意张飞对乌桓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