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胡轸这人能力有限,吕布对他可不会服气。
虽然吕布被派到南面,是作为胡轸的助手,任骑兵都督一职。
实际上,胡轸是中郎将,吕布也是中郎将。
董卓安排吕布为胡轸的助手,其实也不一定是出于任人唯亲的心态。
吕布加入董卓麾下的时间还短,又迅速成为中郎将。
胡轸是跟在董卓身边的老将,资历明显比吕布老得多。
当初吕布到徐荣身边协助防守荥阳,不也同样是作为助手?
问题在于徐荣能让吕布惺惺相惜,胡轸却没有这个能力。
董卓安排吕布过来,胡轸如果像徐荣当初一样,安排吕布出兵袭击敌军,配合他守城,那也不会出问题。
可是,西凉军中对吕布这个并州人,一样没有认同感。
胡轸干脆把吕布这个骑兵都督,安排去防守轘辕关,随时接应自己。
让华雄这个步兵都督前进到阳人,直接去面对南阳、颍川方面的关东联军。
胡轸这样安排,明显是把立功的机会留给了华雄。
兵力推进到阳人,也和轘辕、太谷两关形成了严重的脱节。
徐荣一战击溃孙坚,让胡轸心里产生了轻视孙坚的心态。
吕布也是心高气傲的人。
胡轸这样做,他干脆自己打自己的,不再和胡轸、华雄协同作战。
......
永汉初平二年三月(公元191年四月),孙坚斩杀王叡,夺得了他手中的一万大军。
等到西凉军退回司州,孙坚又重新进驻鲁阳。
一路上不断收拢各地的逃兵,很快军队又达到了近两万人。
在得知华雄将军队推进到阳人之后,孙坚知道机会已经到来。
也开始往阳人方向挺进。
华雄得知孙坚到来的消息,不仅不害怕反而极为兴奋。
在他的心中,徐荣勇猛不如自己,都能打得孙坚落花流水,自己就更不要说了。
阳人并不是什么坚城,华雄也不会去死守,把军队全部拉到城外,打算和孙坚进行决战。
孙坚这次吸取了上次败给徐荣的教训,知道西凉军野战能力很强,采取步步为营的方法,不给华雄一点机会。
华雄的心中更加骄傲,每日都带着骑兵到孙坚的营外叫骂。
孙坚却不予理睬。
已经十七岁的孙策,因为祖茂死去,孙坚身边没有亲信大将,这次也随父出征。
年轻气盛的孙策,如何能忍受这种屈辱。
“阿父,华雄手中的兵力不多,骑兵也少,我们为何不出去迎战?”
孙坚好整以暇地坐在那里看书。
“伯符,你初历战阵,一切都要多学习。”
“打败华雄这支军队,意义并不到。”
“不过,华雄会兵进阳人,肯定是胡轸的安排。”
“这说明他们的心中,已经因为为父败于徐荣,而产生的了轻视之心。”
“我们现在对华雄示弱,又让他无法攻破大营。”
“就是要给胡轸一个错觉,让他以为只要增加兵力,就可以彻底击破我们。”
“我们攻取阳人的意义不大,如果能够把太谷关的守军吸引过来歼灭,那拿下太谷关就指日可待。”
孙策年龄虽小,却是个天生将才,知道孙坚的想法后,开始认真思考。
“阿父,如果轘辕关的吕布军也过来,那我们就有麻烦了。”
孙坚笑了,“如果胡轸和吕布相处良好,出现在阳人的就应该是吕布的并州骑兵,而不是华雄的步兵。”
孙策恍然大悟。
“确实如此!”
......
胡轸听到孙坚的两万大军,被华雄的二千兵马挡在阳人城外,高兴得哈哈大笑。
“我就知道孙坚只是有勇无谋之辈!”
“当年在长安也见过他作战,虽然勇猛却没有多大的带兵能力。”
“我当亲自带领大军去阳人会合华雄,争取一鼓作气击败孙坚!”
胡轸只留下一千兵马在太谷关,亲自带领二千兵马前往阳人。
胡轸和华雄会合后,就开始发动猛攻。
孙坚只能不断地后退。
数万大军撤退,当然无法完好,孙坚的军队不断被胡轸和华雄击败,一路上四散而逃。
胡轸和华雄的注意力都放在孙坚的中军,无暇顾及逃散的孙坚士卒。
就这样一个攻,一个退。
胡轸和华雄两天的时间,追出去了五十里。
第三天的时候,孙坚不再后退,而是列阵开始和西凉军厮杀。
在两军打得有来有往的时候,胡轸和华雄的背后出现了一支大军。
孙策带领数千军队从西凉军的背后杀了过来。
胡轸和华雄大惊,赶紧分兵抵挡后面的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