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张先生打电话还有半个小时。
每晚她俩约定的时间固定在十点半,不多一刻不少一刻,俩人都很准时,平时生活中也很知道自觉和自律。
起码莉莉安是这样。
虽然没有踏入社会进入工作中去,但那种朝九晚五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她还是掌握的蛮好。
一天当中除了上课就是阅读,不然就是减个压和室友去教学楼看大电影,也就是一群不同系别不同年级的人在一起看抢先版的电影,俗称“枪版”。
通俗的说,也就是别人实现溜进电影院用移动设备把电影拍下来,放到网上,供网友观看。唯一不足的是,有的时候画面不够清晰。不过就是图一高兴,图一乐呵罢了。
不过学校里也播放一些经典的、耐人寻味的电影。
教学楼还是教学楼,桌椅板凳的排列顺序没有变,谁先来早了谁占位置,可以靠前坐,也可以坐在后面。一般情侣们都喜欢你侬我侬的坐在最后排,大家围绕着一个幻灯片的投影仪,聚精会神的随着故事中的人物心情起伏。
莉莉安想到了前几天看的一个电影,叫做《立春》。
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普通学校的女教师,长得不是很好看,嗓音却是一流,她最大的梦想是去巴黎歌剧院做演唱家。其实去北京着名剧院做演唱家她就很满意了。
这一路坎坎坷坷,最终没能实现。女教师却一路上认识了很多人:有学芭蕾忘乎所以如痴如醉却让人看成异类的,有学画画考了五年美院没考上转投了偷拐抢骗职业的……女教师惋惜这些小人物的背景或是出身或是环境影响了个人理想的实现,她为此感到可悲,同时她也看到了自己,也在这个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地艰难行走,可最终,她还是与现实言和,与生活妥协。
看完这个电影,莉莉安内心压抑了很久。
她觉得她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小人物,她们看似平凡,却又都不平凡。她们向往着理想中的人生,向往着成为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人,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她们是勇敢的。即使这一生不知道会不会达到自己的设定,也依然稳步向前。
也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她对接下来的生活充满憧憬与畏惧。
更多的,应该是对未知的畏惧。
她首先联想到张先生,她喜欢她,喜欢这个电话里的人儿,温柔又善良。即使她不常提及她,想她更深入的了解她,但她足以善良和真诚了。这一点莉莉安能觉察出来。
莉莉安喜欢张先生,可她不自觉地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畏惧。
等待她们的,又将是什么?
恐怕是一个又一个的坎。
就像黄土高原特有的坎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