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头儿很有意思,你每天只要看见他,心情自然而然的就会好很多。
因为肥胖,他走起路来的样子便滑稽好笑,一拐又一拐的,像只唐老鸭。他只要一开口说话,眉毛便不时地扬起来,他的脸红扑扑的,给人一种乐观开朗的形象。
他时常向护士和护士长开着玩笑,他也时常转过头去给他的老伴儿说着什么有趣的见闻,他的声音本是浑厚有力的,但是当他面对她的时候,声音轻柔的就像一朵棉花一样。
莉莉安开始盼望着每天都能见到这个有趣的男人。
每天一大清早,他们便从家中赶来,在病房里治疗;每天下午太阳西沉之后,他们便步履匆匆的赶回家休息。
看来他们家就住在附近。
他闲下来的时候一个人会默默地坐在床边,看一本全部都是英语的大辞典。他戴上那副老花眼镜,聚精会神的翻着书页,一字一句都像是在斟酌着阅读,显得十分的认真和专注。
莉莉安对看书的人有一种天生的认同和敬佩,因为她也爱阅读,所以也就喜欢跟这些看书的人在一起聊一聊。
这老头儿一开始是保持沉默的,谨慎的,在没有熟络之前,他保持着跟别人一定的距离。
有好几次,莉莉安都很好奇他看的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书,她碍于面子,跟他不熟,所以也就端着,不曾与那老头儿做任何的言语上的交流。有交流也只是在进出病房的时候,善意的打一个招呼罢了。
陪护病人的时间看上去显得是那么漫长,莉莉安初次陪护的时候,觉得度日如年,不过现在她觉得好多了。
因为她从家里带来了一本书:《中国哲学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她就喜欢上了研究哲学,她觉得哲学这东西很玄妙,在现实社会里未曾解决的事情,用哲学的观点看一看,就会缓解很多。
她原来总以为先进的哲学思想来自国外,什么叔本华之类的哲学她也拜读过,但总是觉得就像浮皮蹭痒一样,对她造成不了多少影响。
不过当她读《中国哲学史》时,她不禁被里面的很多人物所吸引了。
她喜欢王阳明,也喜欢程朱理学,她现在才知道她才疏学浅,竟然连心学都不知道是什么。
当她正津津有味的阅读时,隔壁床上的老头儿竟发了话:“小姑娘,你读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吧!”
“您怎么知道?!”她眼前一亮。
“冯友兰在我们这个年代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也喜欢看点东西啊。”
这是这老头儿第一次主动向莉莉安开口,她倒是觉得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