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样的(中)(2/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子少母壮会问出题,君弱臣强也会出问题。

后来的曹操,之后的司马懿,再之后的宇文泰,他们虽然活着的时候确实没有迈出那一步,没有称帝,但他们所做的事,有哪一件是臣子应该做的。

称王,立庙,加九锡,除了没有皇帝的尊号,他们什么没有。

可就算如此,也不能说他们……毕竟都没有走那一步。明面上他们还是臣,还是……要不是后辈儿孙坑人,他们说不定就真是伊霍。

只是伊霍就真的好吗?

不好,一点都不好。

伊尹暂且不说,毕竟他是道义的榜样,是忠臣的化身。他的身上有很多很多光环,这是不能随便说的。

霍光就不是一样了,作为新时代后的第一人,他的身上那可是有很多印记的。

为了专权,除掉了其他辅政大臣。当普选上来的皇帝不满意,触碰到自己的利益时,马上动用权力把那人给赶出去。

如果说他的这种行为让武帝他老人家看到了,会不会气的从陵墓中爬出来。

朕让你当的是辅政大臣,不是朕的代言人。你是什么,是臣子,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

霍光当然不怕这种非正常事件。在他看来,武帝就算真的出来,那还不是他要怎样就怎样。

大权在握,天下我有。

要不是后来海选上来的刘病已,也就是后来的宣帝刘洵懂得忍耐,说不定刘家的天下就换人了。

刘洵在某种程度上和宇文邕一样,都是极富耐心的人。

在没有绝对的实力前,就跟傻子一样,不说不话,在那里只会呵呵说好。可当他们等到机会后,那就是猛虎下山,一招制敌,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其实怎么说呢,不论是子少母壮,还是权臣当道,说到底还是要看后继之君怎么样。

要是秦皇不贤明,那么他就是汉献帝,就是魏元帝。没有实力,不懂游戏规则,最后就只能留下一句,愿来生不负生于帝王家。

你说,会是那样一个结局,和生不生于帝王家有什么关系。

在漫长的皇朝历史中,有那么多的人也是生于了帝王家,怎么就没脸他们说出这般悲情的话。

能力,说到底,这真的是一个能力的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一个人就算再怎么贤明,也不可能改变既定的结果。其实这压根就是屁话!秦皇不也是被权臣压着,汉宣帝也一样,周武帝同样。怎么没见他们成了亡国之君,成了败家之主。

这种事啊,说到底还是要分人。

人不行,那做什么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