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最后两天的忙碌,一直忙到年二十九的下午,累的不止是两兄弟,俩人的司机潘云刚和黄北海,兼顾开车和搬货,片刻不得清闲。
二十九晚上,才让他们回去。
两位老板还是很大方的,分别给他们包两个5000块的红包,以及自家公司的原酒和精美酒具,外加价值数千的礼品,再让他们开车回去。
卫来让潘云刚直接开走自己的车,卫想则是让黄北海开公司的商务车。
严格说起来,商务车比轿车更适用。
只是卫想很喜欢大奔,两兄弟在过年期间,需要像样的轿车。
今年的除夕夜,在卫来提议下,全家在酒厂过,带着过年期间酒厂值守的员工,在酒厂的食堂开宴,过得非常热闹。
大年初一,给家中长辈和重要领导拜年。
年初二,老大卫想一个人开车,奔赴黟山市,给丈人丈母娘拜年。
卫想是个情种,当他想这事的时候,眼里就没有其他事。
卫来则留在家里,跟着老父亲卫庆红一起,开始调酒实验!
老卫不理解:“卫来,你从哪里弄来的怪方子,调酒那么简单的事,怎么还得等那么长时间,不是瞎糊弄吧?”
卫庆红的认知中,调酒就是按比例勾调。
各级原酒的比例最重要,勾调手法、器具、步骤等,根本不重要。
儿子提供的配方,原酒比例很简单,调酒步骤却啰里啰嗦一堆,老卫不是很理解,总觉得是瞎糊弄。
卫来早已备好说辞:“爸,你可别小看这方子,这是我从大酒厂买来的,怎们酒厂不是跟古泉、梦河、盛世缘有合作么,人家现在都这么调酒。”
“现在什么事都得讲科学,分步骤等时间,那是因为涉及分子运动。”
老卫知道酒体中有分子运动,具体什么运动说不明白,只知道确实有那么回事,超出他理解范畴的东西,一时间难以理解。
黄丽萍跟着帮衬说:“老卫,咱儿子刚才都说了,古泉、梦河这样的大酒厂,都是这样调酒,人家卖的那么好,方法肯定是对的。”
媳妇这么一说,老卫也觉得有道理。
他们老两口不掺和酒厂的事,不过他们知道,两个儿子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县里面当官的都很关注,接触到的人和事,不是自己所能理解。
刚才提到的几个大厂,古泉、梦河、盛世缘等,的确是未酒的合作伙伴,几个酒厂的领导对未酒很重视,去年专门到酒厂调研。
卫庆红对出身江东省的梦河、盛世缘不熟悉,只是看广告听过名声。
他对古泉贡酒非常熟,在老卫小时候,古泉就是大酒厂,现在发展的特别好,亲自去过古泉酒厂,知道古泉大得很,酿酒方面用到很多高科技手段。
二儿子说从大厂买的配方,肯定没有错!
卫来说是从大酒厂买的配方,老两口都没有怀疑。
自家儿子生意做的大,眼光等各方面,早已超过老两口,老卫和黄丽萍知道自己就是乡下人,儿子需要什么,他们就帮着干。
酒厂的事,老两口从来不掺和。
利用酒厂的仪器,进行勾调实验,三个配方同时进行。
在卫来的影响下,老卫也是逐步建立标准化概念,不像以前的随缘法则,有时在偶然间试出口感不错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