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蘅之前听寿阳提起过,说这两年边关甚是太平,又恰逢她祖父七十大寿,所以本来牧家是打算大摆五天的流水席来宴请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的。
但是牧老将军知道后,却说太高调了,还把他几个儿子都给教训了一顿,让他们要时时刻刻谨记身上的职责,不要因为一时的风平浪静就忘乎所以了,失了警惕之心。
最后还是牧老夫人出面调和,劝了牧老将军,说儿子媳妇们也是好意,就想给他庆贺一下生辰,他们平日里向来都是兢兢业业的,从来不曾懈怠过。
这次为了给他过寿,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在边关戒严了,就是担心有人会趁着这个机会生出什么乱子来,如此用心良苦,他也该体贴一下晚辈们的孝心才是,所以最后两方各退了一步,只摆了三天。
不过就这三天,也足够热闹了。
哪怕洛蘅这边所处的位置足够僻静,也不时地能听见从远处戏台子上传来的鼓乐之声,还有台下看戏的众人的喝彩之声。
庄老太太因为是孀居,再有宁安侯府的事情在先,所以并未出门见客,沈暮卿自然是陪着她的。而洛蘅除了在第一天的时候露了个面,接下来的两天,也只是去应个景就回来了。
等到三天的热闹过去了,宾客们基本散尽了,牧家便开始收拾碗碟桌椅,拆戏台子,归置各类物品,足足忙活了两天才算完。
隔天早上,洛蘅刚用完早膳,寿阳就过来了。
一过来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挤到她旁边坐下,而是先从袖中掏出张黛蓝色的洒金帖子来,径直递到了洛蘅的眼前,还努了努嘴道:“喏,阿蘅姐姐,这是有人要我带给你的,拿过去看看吧。”
洛蘅却是一愣,这靖州城里居然还有人给她下帖子?而且怎么还是通过寿阳送过来的呢?
等她疑惑着接过来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恭请灵嘉县主于明晚酉时驾临寒舍用晚膳。落款时间是今天早上,而那个落款人居然是……
牧鸿笙?
洛蘅顿时有些想笑,她扬了扬手中的帖子,笑着对已经坐到了她旁边的寿阳道:“看不出来啊,你小叔父这么讲究,都住在一个府上,叫人过去吃饭居然还特地下个帖子?那他是给多少人下帖子了呀?你的那上面也是这么写的吗?”
洛蘅想的是,牧鸿笙不可能只请她一个人过去吃饭,应该是都下了帖子的,而她的这份,是一起送到了寿阳那里,再由寿阳带给了她。
谁知寿阳却是摇了摇头,笑得有些奇怪地道:“我们哪有啊,这可是阿蘅姐姐你独一份的待遇。”
洛蘅听了一怔,满满的一头雾水,奇怪道:“这是怎么说啊?”
寿阳吃吃地笑了几声,然后才边笑边解释道:“哎呀,前两天不是我祖父的寿宴么?阿蘅姐姐你当时不在,我小叔叔就说这样的酒席没什么趣,不如叫些朋友一聚,大家一起围着炭炉烤肉吃,然后边喝着美酒,再请了赵公子轻弹一曲,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