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想着,她又想起了一事,便问流霜道:“你知道百里先生有没有去看过太子的病吗?”
流霜显然也是打听了这件事的,闻言就立刻回道:“有的,听说每日都去呢,只是具体如何,谁也不知道,因为百里先生每次都是由皇上身边的福公公亲自陪着去的,看完之后,再由福公公陪着去面圣,皇上很是担心太子殿下的病情呢。”
既然这样担心,还亲自派了身边得力的人护送百里先生进出太子府,可见是知道那边的情况的,那为何都没有管一管呢?
洛蘅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又说不上来,最后也只能不想了。
因为最近宫里发生的事情,加上太后娘娘和太妃身子都还不太好,皇后娘娘更是无心操办,所以昌佑七年的春节,过得甚是冷清,连除夕夜的宫宴都没有了,各宫里哪还敢再单独举办什么宴会呢?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只能缩着脖子在各自的宫里做鹌鹑。
可直到开春,太子的病也没有什么进展,人更是没有要醒过来的迹象,不仅如此,最近还有消息说连皇上都龙体欠安了,刚开始这个消息还只是像风言风语一般,一阵风过去也就算了,毕竟皇帝也是人,人吃五谷杂粮的,谁还能没有个头疼脑热的呢?
只是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太敏感了罢了,可渐渐地,这个消息却愈演愈烈了,直到有天皇帝真的因病没有来上早朝,大家才真的是慌了。
说句不敬的话,太子出了事没有嫡子也就算了,大不了真的不行了,可以再慢慢从皇帝其他的几个儿子里面挑嘛,可皇帝怎么突然也病了呢?还病得不能来上朝了,倘若大齐的君王和储君同时有了差池,那是会出大乱子的!
之后皇帝一连三天都没有来上朝,前朝就如同被烹得火热的油锅里突然溅了一滴冰水一般,很快就噼里啪啦炸开了锅,群臣开始议论纷纷,人人不安,后宫也是如此。
直到第四天,病中的皇帝召见了几位皇子和朝中的重臣们,做了个决定,让二皇子暂时代他理政,再把京城的军防等事项交给三皇子和四皇子分别负责。
朝臣们各自捻须,在心里琢磨着皇帝的想法,这样三位皇子各自分理军政大事,可以互相牵制,以目前的情况看,倒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更有心思活络的,不禁在心里暗想,皇帝此举,是不是也是为了考验三位皇子,想看他们彼此间分出个差距来呢?万一太子真有个什么……根据这个时候三位皇子在京中,在朝堂上的表现,也能分出个优劣来吧?
那么,到底是哪位皇子会胜出呢?
不管朝臣们如何想,后宫诸人又如何想,以及得了实权的三位皇子如何想,反正他们三人表现得都很兢兢业业,可圈可点。
虽然皇帝的龙体还是欠安,也没有来上朝,可有了这三人的主理,再加上朝臣们的协助,民生、政事、军务等各项国之大事也算是有条不紊了,宫里京中似乎也都没有最初那么慌乱了。
三月上的一天,洛蘅正坐在窗前看着谢焱从西南给她送回来的信件,信上他说他很好,让她不要担心,还有,让她好好在宫里呆着,不要出门,好好等他回来。
自谢焱去了西南以后,几乎每封送回来的书信末尾都要这样地叮嘱她,相信这样的叮嘱并不是只针对她一人,寿阳定然也是如此,因为自从回到宫里之后,她们俩之间也都只靠送信了,连面都没有见过。
对外也只是说她们要各自在太后娘娘跟太妃身边侍疾尽孝,是以寸步不离宫门,不过这个时候宫里人人自顾不暇,大家心里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听了这话,也就是听听了,并没有再来关注这两个宫里的消息。
虽然最近朝堂里看起来很是有序,后宫里皇帝虽然病了,太子也病了,大家也不知是习惯了还是怎的,没有再像最初时那样慌乱了。
只是洛蘅当然不会认为一切就都没事了,这只是表象而已。就好像一片看起来无波无粼的水下其实正有一头巨兽潜伏其中,表面风平浪静,暗里只是在等待时机,一旦机会到了,就会一跃浮出水面,到时候必将船翻人没,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这头巨兽并没有让人等待多久,昌佑八年四月初一的晚上,本该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京城里三皇子和四皇子却忽然各自一个领了五城兵马司的人马,一个领了西山大营的人马,于西直门里外对峙,互相指责对方与留在宫里的二皇子等人勾结不轨,意图逼宫,谋害陛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番唇枪舌战之后,二人互不让步,都认为对方有不臣之心,于是一个下令攻城,一个下令守城,居然就这样打了起来。
这一战激烈非常,喊声,厮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直把大半个京城的人都从睡梦中惊醒了过来,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好好的就打起来了?
大齐立国已有百年,虽然边关多有战事,最近听说西南也有夷人作乱,可中原腹地,尤其是京城重地,已有几代人没有见过战火了,像这样激烈的喊打喊杀声,直把众人都吓懵了。
直到大家都听见了三皇子和四皇子各自阵营中的人对京城众人的喊话声,更是懵了,所以这到底是哪方先动手的呢?
好吧,先不管这个了,那到底是谁有不轨之心呢?又或者这两人都是贼喊捉贼?
那即便这样,最后也总能决出个胜负来吧?那胜了之后呢?会不会血洗整个京城呢?
虽然大家都没有经历过战火,可总有人看过史书,听过戏曲、说书,再不济,也看过话本子吧?那里面描述的王朝更迭,可都是以流血死人开始,再以流血死人结束的,波及到他们这样手无寸铁的围观民众那更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刀剑相对,以命相博的大场面,京城里不管是世家大族,高门权贵也好,还是小门小户,贩夫走卒也好,虽然大家心里都很好奇,可谁也不敢出门看。
各自闭紧了门户,躲在家里瑟瑟发抖,心里再次恐惧着是不是要换皇帝了?换了皇帝又会发生什么呢?天下不会因此大乱吧?
在整个京城大地都要为之颤抖的时候,皇城西边的一处宅院里,谢旻也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在黑夜里无声无息走进他的内室,又熟门熟路地点亮烛火油灯的人。
室内一下子亮堂了起来,谢旻不由抬手在眼前挡了挡,直到慢慢适应了光线,这才放下了手,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屋内圆桌旁,自顾自地拎起茶壶倒茶喝的年轻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