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司徒湛在这次战役中又立了大功,再往上升就得禀告朝廷了,几位将军联名向朝廷请旨封司徒湛为将军,并且将这段时间司徒湛的表现都写在了文书上。
司徒煜是个爱面子的人,司徒湛给他长了这么大的面子他心里也高兴,大笔一挥就同意了边疆的请旨。
但是这么一来几位皇子就不乐意了,当初任由司徒湛离开去边疆可不是让他去建功立业的,这下可好,人没出事,还得了好。
几个皇子肠子都悔青了,要是知道司徒湛会走到这一步的话,当初绝对不会让他离开,现在好了,这小子手里有了兵权,以后可不是他们能撼动的了。
一年下来几个皇子斗得你死我活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司徒湛,他们又能坐在一起一致对外了。
最后商讨出来接过是,绝对不能让司徒湛继续在边疆待着了,否则等他把军权全握在手上的时候,他们还玩个屁啊。
有了这样的共识之后一众人分成几波开始筹划,只为将司徒湛再弄回京城来。
不得不说这些人的能量还是很大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说服了司徒煜放弃了让小儿子继续在边疆为他争光而将其召回了京城。
此时司徒湛的升迁诏书已经发布下来了,召回诏书送达边疆的时候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了,几个大将军看到诏书的时候气得在练兵场打了一架才消气,司徒湛将军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呢就将其召回,这算什么!
将军们很喜欢司徒湛,是真的把他当成后辈来看待提携,而且也一致认为要是给司徒湛机会的话他一定能在军营中有很大的建树,但是现在……别以为他们大老粗不懂那些弯弯道道!
将军们气狠了,在司徒湛离开之时告诉他,以后有什么事只管找他们,他们会是他最大的靠山。
京城中的皇子们不知道,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了,本以为打得一手好牌,但是却把最大的底牌推到了敌人身边去了。
司徒湛当然是求之不得啊,回京城的时候还带了一队亲兵,这些人不属于朝廷而是属于司徒湛一个人,只认命于他忠心与他。
这一次回京就比上一次回京声势浩大很多了,上一次是救灾,带的人少,而且和很多人关系都不大,所以归来的时候百姓并不在意,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啊,他是胜利归来,是民族英雄,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那么多亲兵,就算是想低调都不行,再加上司徒湛手下人的刻意引导,这一天司徒湛进城的时候百姓们夹道欢迎,一时间风光无限。
几位皇子坐在临街最近的茶阁二楼看着街道的景象,嫉妒得面目全非,他们可是从来都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殊荣的啊,其中有人哼哼两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就让他得意两天吧,回了京城,还不是我为刀俎他为鱼肉。”
这句话算是给他们的唯一的慰藉了,皇子们也只能把这句话拿来安慰自己。
回京之后没有回府第一时间是去皇宫面圣请安,司徒煜看着下方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转眼间这个儿子也长大了,还立下了赫赫战功,一年时间不见,不管是哪方面,眼前的人都比之前要扎眼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