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早厌恶了东林一派,脑海里却没有更好的人选,只能采用枚卜之法(抓阄),点用礼部侍郎刘宇亮为礼部尚书,佥都御史薛国观为礼部侍郎,并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首辅为张至发。
张至发算是走了狗屎运,从外僚直接进入内阁中枢,但他并无所才能,只是一味地遵循温体仁之时的旧制,但在机智和眼色上都赶不上温体仁,根本揣测不出崇祯的真实用意。
因此,崇祯对他谈不上眷顾。
就这样,大明王朝重新更换了人马,继续在飘摇的末世里前进。
……
三艘巨船从渤海湾的葫芦岛出发,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天的海上航行,终于看见了台湾岛的模糊轮廓。
宁海花拿着一件厚实的外衣,从船舱走了出来,然后披在杨乐身上,轻声道:“外面风大,还是回舱里歇息吧?”
杨乐微微一笑,伸手握住宁海花冰凉的小手,道:“海上一路颠簸,让你受苦了。”
宁海花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心里却感到幸福和甜蜜,柔声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走到哪里,我就跟你到哪里。”
杨乐伸手将她拦入怀中,回头询问蒋大鱼道:“还有多远?”
蒋大鱼此时已经跟着杨乐,做了他的亲身侍卫,熟悉航海的他,立即回答道:“大人,再过十海里,便到了。”
杨乐点了点头,命令船队加速前进。
三艘巨船终于在台湾岛的港湾之中停了下来。
明朝曾经在距离台湾很近的澎湖列岛设立了巡检司,而在台湾并没有设置任何的权力管理机构,只由当地的土着人自由管理。
台湾的土着人首领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虽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赛德克族人,但是经过大陆多年移民的同化,也学会了汉语和礼仪。
因为他的土着语的名字叫赛德·道巴塔,他也给自己起了一个汉名,叫王赛德。
上一次,杨乐下江南之时,收服了郑芝龙,替台湾人民赶走荷兰海盗,因此,台湾人民对杨乐感恩戴德。
再后来,杨乐离开台湾,郑芝龙却留了下来,帮助赛德一起训练和管理台湾岛上的渔民。
赛德和郑芝龙,以及早就提前到来的朱兮兮、慕容寒雪、以及诸葛师还有一些大明铁卫,齐刷刷地站在栈道上施接杨乐的到来。
见过面,赛德立即引领着杨乐走向他的王宫。
台湾的建筑有大陆式房屋的特点,另外还混合了土着建筑的泥土风格。
如果单看房屋建筑的话,这个王宫建筑群并算不太大,甚至赶不上明朝的一个小小的王爷府,不过一栋栋房屋虽然算不上高大,但风格十分独特,大多数都是由青竹建成,冬暖夏凉,建筑遮掩在各式各样的热带雨林树木中,走在其中的小道上,十分清爽宜人。
王宫的前面是一块平整的广场,面积不大,方圆不过数千平米,正是专门训练军队的练兵场。
场地中许多台湾士兵正在操练。
赛德引领着杨乐、马虎、薛云等几个人匆匆穿过点兵场,进入了宫殿的大门,绕过正殿,走向旁边一所偏殿。
“杨将军,请入座。”赛德把杨乐请进会客厅,众人相继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