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请坐吧。”
福建巡抚邹维琏,面色有喜也有忧,看了看那些被紧急召来的官们,说道:“泉州的郑将军刚刚给本抚带来一个重大的消息……乃是天大的事情,具体是什么,还是让郑将军告诉诸位吧!”
所有的目光刷刷的都落到了郑芝龙的身上,郑芝龙清了清嗓子道:“三月十三日,杨国公率领大明水师,发兵大员,驱逐了盘踞在热兰遮城里的红夷,收复了台湾!”
“什么?”
“国公爷收复了台湾?”
“此等消息关系重大,切要探听仔细啊!”
郑芝龙刚刚说了一句话话,官员们顿时乱了。底下一片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谁都无法相信这个消息。
宣布完这个消息,郑芝龙眼中涌现出一丝杀机,随后一闪而过,泰然自若的坐在那里,好像这件事情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邹维琏悄悄的注视了他一下,心中不禁佩服他的城府。
“静一下,静一下。”邹维琏赶紧制止了这些官员们的喧闹:“诸位,兹事体大,莫要慌张。郑将军,还是你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一下吧。”
郑芝龙点点头,不慌不忙地道:“大家都知道,红夷久据大员,虽然蒙朝廷圣恩,暂时驻扎,但台湾依旧是我大明的国土,可是,最近几年内,红夷在台湾岛抢劫掳掠,无恶不作,并且增加各种赋税,鱼肉当地百姓,因此,国公爷到来之后,便和我商量发兵征讨。又因此事重大,恐泄露风声,因此,一直瞒着诸位大人。”
邹维琏接口道:“是啊,郑将军说的对,红夷久据大员,祸及福建。国公爷心怀大志,联合郑将军,一年的时间,聚众五万水师,配备了上百门火炮和上万颗炮弹,发兵大员。到今天为止,如果战事顺利,台湾恐怕已经被国公爷收复了!”
“啊?这是真的吗?”
“红夷的城堡这么快就被攻陷了?”
“热兰遮城不是号称最坚固的堡垒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不相信。
“此等大事,本府岂能诓骗诸位。只不过,本府身在福建,恨不能前去助国公爷一臂之力!”邹维琏的眼神扫视一圈,“诸位大人,如何上报朝廷,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呐?”
“巡抚大人,此奏需要从长计议啊!”
“是啊,若是据实奏报,恐怕不妥。”
“光复台湾,开疆拓土,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啊!”
众人议论纷纷,举棋不定。
见胃口吊的差不多了,邹维琏从袖口里拿出一本折子来:“这是本府欲呈报给皇上的一份奏折抄本。我给诸位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邹维琏打开,读了起来:
“吾皇万岁,臣福建巡抚邹维琏奏报台湾大捷:
承蒙圣恩,杨国公真乃当世英雄,于今年三月十二日,率众讨夷,光复台湾!
此战,扬我国威!
此功,功在社稷!
本府十分赞成杨国公的讨夷之策,大力支持,筹钱筹粮,居中调度。
郑将军运筹帷幄,接济弹药,决胜千里之外,台湾之战也功不可没。
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刘敏先刘大人亲自为士兵出征慰勉,鼓励士兵奋勇作战……参政院胡耀祖胡大人、司运使穆承宾穆大人……”
他一口气念了十几个在场人的名字,人人都为这次收复台湾之战中“出了大力”,或者“亲自指挥”,或者“调度粮草”,总之这份功劳人人有份。
那些被念到名字的官员,心中又喜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