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来都来了,就别走了(下)(2/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高起潜的面色逐渐冷了下去,杨乐话里暗含的意思,他岂能听不出来?这是在变相的警告他。

既然撕破了脸皮,高起潜也不在装斯文,色厉内荏地道:“杨乐,你别仗着自己在海外招了些兵马,就到这里来撒野!咱家从小也不是吓大的!”

杨乐对这个气急败坏的太监没有什么好印象,大手一挥道:“来人,先把他俩给我绑起来!”

随着他的手势,从外面呼啦啦涌进来几十个士兵,有的拿着火铳,有的拿着大刀,瞬间将王朴和高起潜给绑了起来。

“反了,反了!杨乐,你这是要造反呐!”高起潜拼命挣扎着。

卢象升和其他将领都被杨乐的这一手给弄懵了,但周围都是杨乐的士兵,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卢象升看向杨乐,满脸疑惑:“杨国公,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只是邀请他们去观看一场战斗而已,我怕他们心中害怕,临阵脱逃,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了。”

杨乐解释了一句,转过身对着其他将领道:“诸位军门,你们也不必担心,我不会伤害你们的,希望你们安安静静地跟着我,去看一场精彩的对决。”

最后,杨乐对身后的马虎道,“命令大军即刻启程,目标鸡泽县!”

……

鸡泽县与巨鹿县相距不足五十里。

历史上高起潜领着四万关宁铁骑打死不支援,导致卢猛人牺牲。

这一次,杨乐去鸡泽,一个是为大军筹集粮食,另一个是他看上了关宁铁骑这支队伍。

杨乐的五千精兵在蒿水桥之战中损失了十几个人,卢象升的五千老弱残兵消耗了三百多,此时两军加起来差不多有九千五百人。

加上辎重,尤其是红夷大炮,马车拖拉的速度太慢了。到了下午申时,大军才走了一半的路。

在这片旷野上行走,慢慢可以看到一些战场的痕迹,似乎便是前几天清军南下时留下的。

许多尸体七零八落地躺在原野上,己经被野狗啃得残缺不全,内脏什么的拖得遍地都是。

从贾庄沿着干硬的道路行了十几里后,前方哨兵己经陆陆续续遇到一些清兵哨探,大多是红色盔甲,外镶白边,属于清国镶红旗的哨骑。

起先这些镶红旗的哨探不知深浅,竟远远的奔上来察看,立时遭到哨兵们的围攻。

他们没料到这些明军的哨兵竟然个个都是神射手,手中的怪异火铳在很远的距离就开火了,等他们反应过来,只能狼狈的留下一地尸体逃走了。

杨乐不会去追击,命令行军的阵列保持不变,继续前进。

深冬腊月,天气异常寒冷,而且又不下大雪,所以旱情一直得不到缓解。

冬天不下雪,北风却照样呼呼的吹。

对于杨乐的大军来说,刮大风总比下大雪要好一些,这样火药保存良好,不会受潮难以点燃。

当然对其他的军队来说,这种大风天气对火铳的使用火有影响,因为火门内的引药会被风吹走。

不过,杨乐丝毫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他早在一年前就派人找到了明朝很有名的燧发枪的改造者——毕懋康,把此人邀请到了吕宋岛。

毕懋康和宋应星一起改进了燧发枪的构造和性能,当然与以前的鸟铳无大差异,主要是改进了发火装置。

早期的火绳枪使用火绳点火,有很多缺点,遇到风雨的天气,火门里的火药不是被风吹走,就是被雨打湿,以致不能发射。有时还没有瞄准好,就过早的误放了。

毕懋康在杨乐的启发下,加上火石,采用了撞击式点火,扣动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火石磨擦发火。

这样,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使瞄准较为准确,随时都可发射。

燧发枪配有火石自动打火装置,不怕风雨,也不必事先火绳点火,发射速度与精确度大为提升。

经过上一场战斗的洗礼,大军中补充的新兵不会再畏惧清军骑兵,至少看见骑兵不会腿脚发软。

不过杨乐知道,这一次的转移,己经很难隐藏踪迹,那些哨探一直盯着自己,或许行到半路后,等待自己的将是几千个清兵设好的伏击圈。

为了把卢象升救出去,一场恶战恐怕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