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住了各位,家门不幸让大家看笑话了。我家今天准备了不少好菜好酒,大家今天吃好喝好,晚上还有堂会,我看了有不少戏目,大家要是有喜欢的也可以自己点。”
“怎么会,是他们小辈不懂事,你和根生是什么人我们还不知道吗?”有和孟家关系亲近的同族人,忙接话道,这张家人真是让人看不上,真会挑场合,当谁瞧不出他们的心思呢。
“是呀,张家人忒不是东西。”
其他人也附和道,都没有在这种时候和孟家对着来,谁是谁非他们心里有杆秤,再说孟家族长族老决定了的事,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
“德双他娘,那戏班里都有啥戏,有《打金枝》吗?”
这年代农村里没有多少娱乐活动,能请个戏班子到村里来唱上几天大戏,就跟过年一样热闹。一个村子一年也遇不到几次这种好事,那都是村里有大宗族或村里的地主才能请得起。
“我就爱看《墙头记》,德双他娘有这个吗?”一个年纪稍大的孟家同族嫂子问沈星。
“都有。”笑眯眯的同村里人说了会儿话,喊孟家人来招呼大家,沈星领着大女儿去了厨房看媳妇们准备的怎么样。
两人走出一段路后,大女儿孟春兰忽然捂嘴笑起来,“哈哈!”
“你笑什么?”沈星莫名其妙的问。
“娘,你不觉得我那些婶娘、伯娘她们喊你的称呼又变了吗?”这个女儿是几个子女中性格最像原身的,爽朗泼辣,沈星穿过来之后也来看过沈星几次。
沈星经她一提醒,琢磨一下也笑了。
“我出嫁前她们还喊你德全娘的,小弟读书后又喊你德文他娘,现在又喊你德双他娘,可见我二弟在她们心中成了咱家最能耐的了。”说完又噗哧笑出来。
“促狭,”沈星笑骂一声,“你二弟能让他们赚钱,他现在在咱们金水村人的眼里就是块香饽饽。他从小就是你们兄弟姊妹里最会种地的,还真让他在地里面鼓捣出名堂来了。娘也没想到啊,娘以前最头疼的就是他,这孩子从小就争不过你们这些兄弟姊妹,只知道闷头种地,还以为我和你爹得多看顾一点呢,现在好了,我也就放心了。”
自从在里正那里打听出孟德双愿意把他种蘑菇的手艺,交给村里人后,他就一跃成了孟家在金水村最受欢迎的人。
“是啊。”春兰也很感慨,家里最没存在感的二弟成了最有出息的人,确实太出乎人意料了,不过她也替二弟开心,娘家兄弟们都有本事,她也觉得面上有光。
“娘,多亏您给我的那几张菜谱,我们家的猪肉摊生意涨了好几成了。”春兰又说起另外一件事。
娘家过的好,她家过的也不错。孟春兰的夫家是做屠户卖猪肉的,原身过去养猪常跟屠户打交道,一来二去春兰同杀猪的小哥看对了眼,两家成了亲家,成亲后夫唱妇随,日子过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