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夏:“……”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连查个案也要顾全着大局观,可真是够累人的。
“不管是犯罪集团还是特定力量,”知夏在这里也从善如流地用了个代指,以免夏长宁听着为难,“有一种几乎是可以确定的,就是从明面上看来,近几年开发区这边的企业几乎没有什么核心技术被窃取这种重大事件的发生。”
“何以见得呢?”这一点也是夏长宁正在查的其中一条线,如果查到哪一家企业曾经有了相关的实际损失,然后循着这条线就可以顺藤摸瓜,从相关事件所牵涉到的人事物,也许能查出些端倪来。
“发生这种事情,吃亏的人没有必要忍气吞声吧?”知夏只是从很简单的心理得出的这个简单粗暴的结论,“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高新区的成立也就是这几年的事,而在业内冒头的企业更是这一两年才异军突起的。”
“不过也难说……”知夏想了想,如果真的从这方面去想的话,先前的结论还是有些草率了,“多年前就有国外的权威人物看好我国的发展了,难保有些深谋远虑的犯罪分子因为对此看好,所以才会提前做了准备,埋了炸弹。”
只是这样做的话,成本未必太高了些。
但是如果情况属实的话,也可以证明了,的确是有人在下着一盘大棋。
夏长宁突然问:“一般什么情况下,企业会怀疑自己的核心技术资料被盗?”
知夏想了想:“两种情况:一种是竞争对手先自己一步发布这种技术;另一种,是自己发布了新技术不久之后,竞争对手很快也公布了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突破。”
夏长宁顺着这个思路:“但是没有证据的话,那也不可能揪着对手打官司……不过甘心肯定是不甘心的,所以,应该会在舆论上做一些文章,就算不能从法理上去讨回公道,也要从道德上去证明对手的不正当。”
“所以可以查一段时间以来的新闻报道或小道消息之类。”野史也未必完全是虚构的。
“我知道了。”夏长宁话锋一转,问知夏,“你最近有空吗?”
知夏非常警觉地反问:“你想干嘛?”
“有空的话,可以帮我找一找你所说的那些小道消息和报道之类的。”夏长宁知道知夏对于网络上的旮旮旯旯很了解,有些隐晦地说,“现在东望山上的人看情况已经一走了之,整个开发区都平静了下来……
“专案组在没有足够的调查线索的情况下不能长期盘踞在分局这里,那些太浪费警力。所以在我的提议下,其他人都已经撤回到原单位去了,现在这里只留下了我和崔云皓两个。你知道,有一些事情崔云皓的身份不好去做……”
知夏失笑:“我可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其实主要还是我觉得崔云皓那小子的技术跟你比还有些差距。”夏长宁毫不犹豫就开始踩自己的下属,“有时候做一些潜入的事情他明显不太擅长,我是担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人发现我们的意图的话,可能会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