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心中早有预见会被拒绝,可方国安依旧有些不死心“我知苏副使为难……,不如,苏副使为我引荐一番屈正使,在下也好……”
“方君误会了!”
苏湛寻了一处摊贩,要了些吃食与二人。
乐瑶摇摇头拒绝,方国安有些勉为其难,终还是接受了。
待坐下了,才听苏湛道:“只怕方君现在还没有明白,为何这犯人会落到湛手上”
“哦?”
这事他也觉得有些奇怪,按理讲,这一切都不应该。
闻风司的人轻易的将刺客交给了被刺者,廷尉不问缘由就5将它又推给了长安令。
这一切……,都有些不自然。
“不明白?”
方国安摇摇头,没有回答。
“在闻风司那位大人出现的那一刻,他的心里只怕早已经不在这刺客了。或者说,这刺客的所作所为他早已经洞悉”
“他交出刺客无非有二,一来他已经知道了蛛丝马迹,并且知道这刺客问不出什么。而能问的……,他要不已经知道,要不便是有人会替他问……”
“其二来说,用一个没有用的刺客,这么做的最大价值……或许能找一个给使团解释的理由……。比如说,刺客死在了楚国使团手上……”
苏湛敢确定,这两个刺客从来都没有安全过。
只要他们还活着,无论是背后的人,还是闻风司的人都不想他活。
而闻风司的手段,则是将他顺理成章的交给楚国使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后,再杀掉他们,来向楚国使团‘解释’。
“到时候,无论怎么样,都已经说不清了”
“这……”
“廷尉的能力远远高于你们,只要他们介入,只怕事情会更复杂”
“也只有这般,闻风司才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顺利的为大秦办好一件事”
“苏先生,你是说……”
上边从来都没有打算将这件事交给他们,而是已经有了最稳妥的法子来处理,解决此事。
百姓的公义,在于政府的法律条文,以及执法者的公正廉明。
而国家的公正,却在于利益的区分。只要有利于国家,所谓的公正公平也不过是笑话。
这并不是否定公正的必要性,而在于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作为卫公勉的后来者,方国安能够理解这种复杂的关系。
但,尽管已经确信,他却不能说。只因,他是大秦人。
“想必是苏先生多想了吧!期间错综复杂,或会曲折离奇。但不至,与先生所说一般”
“方某,绝不相信我大秦会抛却公义”
真是……一个秦人,一个一腔热血的秦人。
就连旁边看着的乐瑶,也不信方国安的坚持。
苏湛的分析清晰明澈,却没有一丝蛊惑的意思,仿佛是洞察了这些人的内心一般。
但发自方国安心底的,却是苏湛在蛊惑他,让他无所作为。
“那便去问问好了,病人初醒,还请注意些许”
苏湛也不勉强,他绝非胡言乱语之辈,所说都是他真实的分析。
但也不是做事毫无目的的人,看着虽然嘴上没信任,但心中已经确信的方国安。
他知道,方国安质疑上官的种子,已经被埋下。
或许,这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也会值得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