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叛军已经成了大势,秦军反应却终究是慢人一步。
归结到底,也是自邓奎军被消灭,野王方面始终没有明确的举起反叛的旗子,也没有攻城略地。
彼此间,维护着一种默契的准备阶段。
秦皇明白,不是关东世家不想行动,而是因为比起齐国军队打进来,依靠着别人击败秦军。
世家更需要一场彻彻底底的击败秦军,来保卫两郡。
不仅如此,他们起事以来,不过都是在逼迫下的,也没有充分的准备。
不过说到底,关东世家也终究还是要靠自己,来击溃秦军在河东河内站稳脚步。
毕竟,几百年来的底蕴,以及所有的家底都藏在两郡。
他们无法相信任何人,也不能依靠任何人,只有自己表现出足够的价值,才能继续依存下去。
关东世家在准备的同时,秦皇也为迷雾下的帝国而困惑。
赢无虔的承认,让他罢免了护军都尉王毅,并且很快的处置了他。
既然已经战争,事情再调查已经没有意义,田勉、姜则等便很快的放了出来。
玄武,也离开了诏狱。
但是,世家的力量以及反抗的理念,却让他意识到了危险。
因此,在此次平叛人选之上,他几乎没有想,便选择了羌槐而不是槐里木。
这,就是他对世家怀疑的明证。
至于对付赢氏八大家,让他们脱离赢氏,则更是压在心底。
仅仅一提,却又像忘了一样。
……
“杀!”一队队骑士,出发追击着四散而逃的羌胡俘虏。
自方才,在一片大漠之中,就有陆陆续续被带上来的俘虏,他们发饰身份各不相同。
随后,很快的被放了出去,让他们快速的奔跑,且没有马匹。
一声令下。一队队稚嫩的着黑色铠甲的秦军士卒,骑着马匹瞬间出发。
他们都是被才入伍的新兵,并没有什么经验。
而逃跑的俘虏,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滴血。
举起秦剑,对着那个跑的最慢的便是一剑,头颅飞的老高。
随后鲜血如柱,喷流而下,洒落一地。
成夏看着这一幕,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他依然记得,他第一次看到这个场面的时候,那种场景。
他不停的干呕着,差点没有吐出胆汁。
他曾问旁边这位高个子清瘦的老将军,为何要杀掉这些俘虏。
高瘦的老将军笑笑,没有回答他。
成夏以为,对付羌胡如此杀下去,是杀不完的。
可以抓起来,令他们学华夏语言,用文字教化他们,让他们融入整个大秦。
自此,也许整个西陲都会安定,不再会有叛乱。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如今这伙俘虏,竟然是去年曾经放过并被安抚的一个部落。
里边既有羌胡人,也有带着华夏口音的凉奴。
侍从告诉他:“蛮夷粗鄙,畏威而不畏德,只有彻底被剿灭才是最好的”
秦人先祖不是没有试过这么做,可终究是太慢了。
扶渠家投降大秦,也是少有的例子,大多数羌胡都是不懂得恩德的。
对他们凶残,远比他们仁慈有效果。
也多亏了在长安的体验,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