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刘辩又道:“本殿下曾听闻,故太尉袁公曾斥责袁绍其人,但袁绍仍不改其本性,连老太尉都没办法,曹校尉以为,本殿下就有办法了?”
曹操不知道刘辩是从哪里听到这些在他眼中都属于秘辛的秘辛。
他知道是因为袁绍那个纨绔族子曾经跟他是至交好友,怎么这个小年轻也知道这事?
“反之,如果袁绍是这么个性子的话,那他得知了本殿下的心思之后,他究竟是会支持本殿下呢还是转身去支持本殿下的那位皇弟呢?”
曹操闻言,心神再次恍惚动荡,为刘辩展现出啦的谋略所叹息。
果然不愧是天生人主啊!
曹操谦恭说道:“既然殿下不愿用袁绍,臣也不敢强求,只是如此一来又该如何不动兵戈拿下大将军的兵权?”
这才是曹操所担心的,稍微一个不谨慎,就能让这偌大的宫廷,血流成河。
当然,在刘辩提出要拿下何进兵权的时候,曹操就已经有一些想法了,曹操故意问出来,就是想试一试刘辩在办这件事情的时候,心中底线在哪。
街亭军无论如何他终究是隶属于大汉的,挂的是代表大汉的红龙旗,必须要有竹符或者是天子的虎符才能被调动。
按照曹操的意思,在关键时候将竹符骗来,让街亭军不能被何进等人调动,然后刘辩再在登基大典上直接发难,趁势夺权!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成功发难的前提是刘辩在宫内要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凭着曹操这几个兵丁怎么前往南宫,然后发难?
就算他们是天子亲军,能从西园顺利的赶往南宫的嘉德殿,结果还没等他们到嘉德殿,登基大典就已经结束了,那他们还玩个屁啊。
所以,要想成功完成发难,还需要光禄勋盖顺的帮忙才是。
刘辩思索了一下盖顺这个人,发现自己读过的史书里好像没见过这个人。
曹操也猜到了刘辩可能没注意到光禄勋这个小透明,于是主动为刘辩介绍起来:
“盖顺乃已故京兆尹盖勋盖元固之子,曾任六百石秩左都候一职,本属卫尉卿署,中平六年为国家所重用,任为光禄勋,秩两千石,位九卿之列。”
中平六年的新光禄勋?
“殿下若是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盖顺此人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刘辩心中激动,面上却不变,问道:“为何?”
曹操没正面回答,反问道:“殿下可曾听闻过李章,阳球?”
刘辩心头一动,目光落向曹操,莫非……
曹操点了点头,似乎是看穿了刘辩的想法,点了点头,道:“正是,此人也不知是承了谁家的学说,竟然偏成了法家一支的坚定支持者,殿下若是心中有什么想法,如果能将此人拉拢在手,殿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闻言,刘辩还是有些迟疑,说道:
“法家的人向来不知变通,若是此人以大义来拒绝本殿下,本殿下该如何?”
曹操摇了摇头,没说话,但是刘辩已经很明白了,如果连他都招揽不了,刘辩也不用玩了,直接卷铺盖滚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