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能就这般归去,好不容易得了这样的大机缘,不能就这样放弃。”
大人有些拿不定主意,手里紧紧握着玉佩,咬着牙,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们在此处停留的时间不短,更何况两人的神色都有些诡异,由不得这些驻守鸿儒馆的绣衣使者的注意。
两个绣衣使者缓缓走到了他们的面前,拱手,谦恭的问道:
“两位君子可有甚么事?”
我……我……我等是来拜见代祭酒卢明公的……”
皮肤黝黑的大人带着些慌张的说道。
那绣衣使者打量了他一番,此人穿着朴素,看起来是一般的家境,怎么张口便是要拜见卢公呢?
看到绣衣使者没有回答,反而打量两人,这大人心里更是慌乱了,支支吾吾的说了大半天,却也没有能说出个大概来。
这绣衣使者也不急,给这位年长的人解释了起来。
这年长一些的人听了解释,连忙从手中拿出了一枚玉佩,恭敬道:
“这位贵人,某乃是得了王昭王公指点,特地送稚童前来求学。”
那绣衣使者听到王昭之名,也不敢怠慢,连忙接过了玉佩,交给身旁的人。
那人也没有停留,连忙跑向了皇宫,去交给王昭查验去了。
“阿公,走罢,吾等来此处也七八日了,我也听了不少学子的高论,依我看,这些学子都是才能一般的中人,我怎么能与他们为伍?”
小家伙颇有些傲然的说道,说完,又懒散的深了个懒腰,中年人惶恐,连忙捂住了这孩子的嘴,朝着两个绣衣使者不断的道歉。
“好,才高才可傲世,好个心高气傲的稚童,这才能入鸿儒馆,若是你与那中年人一样唯唯诺诺,即便你是王公指点来的,你也入不得鸿儒馆。”
一人大笑着说着,缓缓走了过来,身边还跟随着一人,那绣衣使者看了他身后的那人一眼,便立刻俯身行礼,那人挥了挥手,绣衣使者便离去了。
卢陵好奇的看了看小童,问道:
“小君子可取了名?”
小童拱手,傲然道:“自是取了,小子复姓诸葛,名亮。”
卢陵目光一凝,盯着诸葛亮,好奇道:
“诸葛,小君子可是来自那琅琊诸葛氏?”
诸葛亮拱手,道:“回禀这位明公,正是。”
卢陵点了点头,道:“王公行事,何时也如陛下一般天马行空了?”
那中年人连忙道:
“我本是南阳一耕夫,先前得遇贵人,被贵人收进了门庭,前些日子小君子在前往南阳求学时,得遇了王公指点,赠我一玉佩,言之,待小君子南阳事了了,便可以此为凭,进入太学……”
卢陵点了点头,说道:“王公是国家的内侍,也的确有一个推荐亲戚后辈入太学的名额,没想到,他竟将这个名额给了这位小君子,又是一位曹侯啊。”
曹侯,自然就是曹操他爷爷曹腾了,也是唯一一个以宦官之身获得了清流,党人的亲近的宦官。
说话间,王昭的手书也到了。
王昭暂领绣衣使司指挥使一职,事务繁多,自然不可能为了这么个稚子还亲自跑一趟,当然,他还是特地写了一封手书给卢陵,算是为诸葛亮解了围。
诸葛亮有了王昭的推荐,本身的才学底蕴也不同凡响,身世更是不凡,进入太学自然也不成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