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蓝承羡话不多说,直奔主题,来到了九渡府的市舶司衙门,这里真如这个衙门所流传的油水丰厚一样,就算是清晨,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也是摩肩接踵的,显得尤为繁忙,而且大多数也是行事匆匆。
大安王朝此时的海外贸易,蓝承羡了解到,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商船已经将货物远销至西边诸国甚至是更远的欧罗巴,而且此时的航海技术已经十分的成熟,航线也基本固定了,虽然蓝承羡不知道西边的国家文明进程到了什么程度,不过没见有坚船利炮来攻打大安王朝,想必也还在大航海初期吧。
而大安王朝的丝绸、茶叶、陶瓷等等,都是稳定暴利的交易货物,只要能运出大安,即算是南洋诸国,都是一倍两倍的利润,更别说再远一点的国家了,当蓝承羡了解到这些后,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市舶司税收会变少了,因为里面的利益太大了,没有人能够经受的住利诱吧。
另一个原因应该是因为出海的船只变多了,而市舶司税是固定的,按货物价值来抽税,但是越多的船只代表着货物价值变低了,反而收到的税自然就总量变少了,当然这还只是蓝承羡的一个推测。
而踏入市舶司衙门后,蓝承羡也没有停下,留下当值的,余下的都一一传唤,包括了主官提举和两位副提举,以及众多的属吏。
蓝承羡让户部的清算司吏们将近些年的税收账目全部查验一番,虽然此时的账目清算的方法,在蓝承羡看来比较慢,但是蓝承羡不着急,吩咐众人不必着急,慢慢翻看。
而他带着罗少成和素宁卫左都尉范子亮,以及都察院的两位巡查御史,一起询问了整个市舶司的官吏们,而一直在一旁随从的九渡府知府大人也是暗暗的为他们捏一把汗,还好和他们没多大关系,不过心中也祈祷着,这个年轻到过分的王爷小祖宗,可别折腾了市舶司再来折腾府衙吧,如果真的那样,自己这些官员也不好受吧。
不过这位知府何望生大人,似乎忘记蓝承羡只是有权督察市舶司而已,并没有权利干涉府衙的事情,更何况他们还是隶属于京畿道,也就是朝廷直管的府衙。
而询问了一番后,也逐渐到了傍晚时分,蓝承羡表现出了年轻人应该有的脾性,整个九渡府市舶司从上到下,无一遗漏,俱都问过了,而且很是仔细,包括什么职位做的什么事情,接触的商户是多是少,一一问明之后,蓝承羡亲自称赞了他们,并且说如果账目没有问题,他会上书如实告知给皇上,整个九渡府的市舶司毫无问题,甚至无过有功,应该赏赐,这下将一众市舶司的官吏们整得热血沸腾的。
本来被当成犯人一样被盘问了许久,就心生不满了,不过因为对方是钦差大臣,而且是楚亲王爷,一众官吏也是忍受着盘问,不过结果是他们没想到的,俱是跪拜在地,感激楚亲王给他们的机会,而为首的崔全正虽然表面开心,内心却更加迷惑和不安了,同时也是深深地看了一眼蓝承羡,心想,这位可不是什么愣头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