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承羡专门去量了一量,两条大街的宽度都在两丈左右,实属很宽的路面了,而加上了木轨马车后,蓝承羡设想,木轨还是可以如往常一样行驶普通马车,因为这种木轨是量身定造的,比一般的普通马车要宽,而且因为是铺在地面之下的,原则上只是青色地砖上出现了两条裂缝,而裂缝里便是木轨了,而蓝承羡让工匠造出来的新式马车,自然就在这上面行驶了。
这样的好处自然是不会让原本的大街显得拥挤,不过蓝承羡还是想着,如果可以木轨之上不允许有马车或者生畜在上面行走的,因为木轨马车不能躲避他人,只能直走,如果是行人还好,想到这里,蓝承羡突然觉得马车之上需不需要一个刹车系统?不过动力是马匹的话,有没有也无差了。
再一个便是排水系统了,蓝承羡特意去看了,京城大街上并没有水沟,大多数生活废水,都是直接排入御河,顺着留入城外的信通河,而御河则是皇宫的护城河,由人工建造,皇宫内的水源也是由此而来,引入的也是信通河的水。
由此蓝承羡吩咐工匠们一定要做好排水,不然下雨天木轨很容易一直泡在水里,天晴或是下雪的日子倒是不怕,不然因此木轨寿命变得不长久,也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蓝承羡这才想到,自己的随意一个想法,在执行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漏洞,不过蓝承羡也管不了这么多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接下来的日子,有人看到楚亲王蓝承羡亲自在这里监工,元兴皇帝倒也派了监工太监,不过蓝承羡亲自在这里,也没有这监工太监什么事,不过他还得讨好蓝承羡。
蓝承羡发现还是大大的高估了工程的量度,即便是工匠们努力干活,每日的完成量才不过一里多一点,算算时日,离正月十五也不过二十多天了,并且除夕夜那天,怎么也得让人家休息一天,按照这个进度,在正月十五前,恐怕也只足够完成一半啊。
蓝承羡知道这个结果后,又有些失望,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可人多只能够加快翻新青色地砖的速度,木轨却是要由专门的木匠,在城外一段一段打造好之后,在送到这里来铺设,觉得速度是造木轨的工匠,而且新式马车也需要打造,所以蓝承羡知道速度快不是起来,按照这个进度,蓝承羡猜测最快也是正月底才能完工了。
而且需要铺设来回两条木轨,差不多整个南北走向大街上的青砖都要翻过来,而关于马车掉头的问题,蓝承羡也考虑到了,在木轨的末端,马车还是可以直接下来的,接着便上到一段活动的木轨之上,马车掉头连接到另一段的木轨之上,完成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