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很诚恳:“钱多的钱,不是自己挣来的,是他父母辛辛苦苦、一分一厘赚来的。而我的钱是我在城里自己挣的,本来以为上学用钱就带来了,哪知学校发生活费,这钱就没处用了,不如大家一起用了开心。暑假我还能挣更多,你们就别客气了!”
金木家虽然不是万元户,但金木自力更生、勤工俭学,为困难同学慷慨解囊一时成为学校佳话。
那个方东红同学,在班级不仅有号召力,而且心直口快,她总是对金木赞不绝口:“汪金木同学将来最有前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这样的人,以后要是选‘三好学生’,我们都选汪金木!”
期末,金木不仅收获了“三好学生”奖状,还被学校团委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班主任柳老师让他填表时,金木惊讶地问:“柳老师,您不是民主党派吗?”
“是啊!可是我是班主任呀,我希望你们积极要求进步哦!我父亲是共产党员,参加了新四军,皖南事变牺牲了;我解放前上大学时,就参加了国民党,作为爱国青年,我也是积极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国运动,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地下党提供情报,为国共共同抗日出力;全国解放时,我响应号召,没有逃跑到台湾,投诚了人民解放军,留下来建设新中国;解放后,组织上让我继续保留民革党员身份,发挥我的特长,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现在,我的子女积极要求进步,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都认认真真工作哦!”柳老师如数家珍地回忆起过去。
“同学们说您和余老师是复旦大学同学,您们曾经遭遇过挫折,现在退休了,您怎么又教政治呢?您认识一个在龙王山教生物的你们校友吗?”金木想起已在龙王山长眠的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