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习武之人操演,使刀者大多是耍砍刀,使枪者则大多为丈二长矛。但是,周搏、周却父子二人常年镇守北关,大小战役经历无数,沙场杀伐更讲究实用,因此,父子二人平日在家中演武厅中操习对练时,更多考虑的也是疆场实用的问题,现今二人手上的斩马刀和丈八长枪,显然比普通砍刀和长矛这类兵器马上更有效。
二人鞍马娴熟,此刻虽然只是徒步操练,却也不忘是为马上功夫进行演习。这自然也是周家演武厅格外阔大的原因之一,因为有时候,父子二人是还要上马操练的。
不过,二人今天的演武却实在与往日不同,除了俩人肃穆的脸部表情,就是周却身上的戎装了。父子二人虽然常常习武操练,可是,周却如此戎装加身,铠甲在肩,与他往日在王都休闲,在将军府内渡假时的悠闲样子,实在是不同呢,似乎随时准备出发前线,随时准备上马杀敌似的。
倒是老将军周搏,虽然也气势十分凛冽的样子,但那份气定神闲依然还在。
“知否此去为何?”演武厅中央,老将军周搏沉声而问,雪亮的斩马刀紧握在手,就连胸前长髯也是纹丝不颤。
“为社稷故。”少将军周却声若洪钟,声起枪起,枪花朵朵,白缨如盘,拧一股暴烈之风,直刺老将军周搏胸前洞开的破绽。
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周却明知老父胸前这个破绽有诱敌之嫌,他却偏要凭手中快枪试着去一挑。
果然,早有准备的老将军周搏拧腰侧步,斩马刀并不迎击周却的长枪,却反而呼啸着向周却拦腰斩去,周搏颌下的长髯亦随刀飞旋,雪亮刀光与长髯飞舞在一处,仿佛白沙卷日,耀眼夺目。
电光火石间,少将军周却的枪头贴着老将军周搏的腋下,搠空而出,而老将军周搏的刀锋却已横抹至少将军周却的双臂处。
再容不得丝毫的迟疑,少将军周却立即吸一口长气,脚下用力一蹬,纵身而起,人枪分过,长枪从周博腋下破空飞出,身体则迎着周搏的刀光而上,风卷残云一般,从周搏头顶上方卷过。
周却人尚在空中,脚尖已将白色枪杆一挑,待得双脚落地时,已然负枪在背,枪尖指地,人与长枪一般挺直无二。
而周却对面的老将军周搏,也已拖刀止步,气度闲逸。微微一笑,反身错步,第二次摆出胸门半开的诱敌之状,垂曳下来的长髯却开始透出隐隐杀气,比前番摆出的招式杀机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