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住在官署里,但是他家里却是非常的简朴,而且私人财产只有四间乡下草舍和一些简单的家具什物,家中摆设甚至不如普通的低级官员。
而且他自从妻子死后也没有续铉,其唯一的一个儿子从小就不在家里生活,只有一名老仆人在负责他的生活起居。这样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官员怎么会贪污呢?
其次,连承信乃是前朝的进士出身,本身就是饱读诗书之人,智商就算再差也不会把偷换出来的赃银埋在自己的私宅里,而且还赶在即将进行岁末稽核的关键时刻。
除非他有充分的自信不会查到他的头上,但是作为当事主官的他又怎么能逃脱了干系呢。
再者,通过缜密的调查李翊了解到,由于连承信本人过于清正廉洁,不可避免的得罪了相当多的官员,遭到了许多官员的谩骂指责,甚至是威胁恐吓。
特别是两个月前连承信刚刚顶住重重压力,处决了飞扬跋扈,『奸』杀民女的户部尚书陈偓的三儿子陈鸿飞,使得朝野之中抨击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更是被一些官员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已经到了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根据以上的分析,种种迹象表明,这很可能是有人在年末稽核之前冒充连承信,甚至上下、内外勾结,故意制造了这起钱粮丢失大案。
目的无非是想借机栽赃陷害连承信,意欲置其于死地。
因此,在对此案进行廷议的时候,李翊就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了出来,请求皇帝将此案发回重审。
但是已经被此事弄得焦头烂额的刘岩,虽然深明其中干系,但是囿于种种原因,根本不想再节外生枝,所以婉言拒绝了李翊的提议。
李翊本就个『性』倔强,作为首席京察御史,本着昭雪冤案的目的和身负的责任,当然不甘于草草结束这桩冤假错案,因此不断的上奏要求重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短短三天内竟然上了四份奏折,使得刘岩心里非常恼怒,在朝议时训斥了李翊几句。
没想到,也是那李翊年轻气盛,又恃仗着皇帝向来的宠爱,竟然当庭与皇帝争吵了起来,最后还把朝笏摔碎在丹玠之上。
由于他的大不敬行为已经严重触犯了皇帝的权威,使得一些平时就对李翊获邀圣宠感到不满的朝臣和宦官得到了攻击的借口。
以左仆『射』何稹、崇文使萧益、户部尚书陈偓、内常侍林延遇、邓伸等为首的数十名官员集体上书,要求以大不敬罪诛戮李翊。
虽然有右仆『射』王璘、中书侍郎赵光裔、内常侍吴怀恩、邵廷涓等极力为他开脱,但是毕竟李翊已经犯了众怒。
而且事实俱在,事态的发展已经难以得到平息。
这个时候,即使有心赦免李翊的刘岩也是骑虎难下了,虽然他极为钟爱李翊,但这件事已经造成了太大的影响,并在朝臣中引起了严重的对立。
如果将这件事长期拖下去,恐怕会使部分官员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导致朝廷内部混『乱』分裂,这可不是刘岩想要看到的结果。
就在刘岩委决不下的时候,从小和李翊一起长大,并非常要好的皇五子越王刘洪昌给父皇出了一个主意。
既然李翊已经得罪了这么多人,在朝中已经没法再呆下去了。
最好把他调到边远蛮荒之地,远离政治斗争中心,说不定会使这场斗争能早早的结束。
正愁没有台阶下的刘岩一听此言,顿时心里有了主意。
虽然这种无关痛痒的处置,难以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但现在已经别无他法,为了保住李翊的小命,一向乾纲独断的刘岩,也只能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