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后这个始作俑者,如果不是她一意孤行,就不会有后来文家的悲剧。
文欣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这时,她才知道,她的恨意有多深。
爱之深恨之切,文萃对她亦母亦姐,虽然文萃在宫里,但是文萃对她的关心不亚于文浩。
而她也时常进宫陪文萃说话,文萃每次都是恋恋不舍的送她走,那种眼神就像是母亲送出行的孩子走一样,不舍又温暖。
本身文欣又是在孕期,本来情绪起伏就大,这会儿对文家所有愧疚的情感,都涌了上来。
大皇子看文欣哭的厉害,吓坏了,拉着文欣得手说:“小姨,你别哭了,我不要你帮忙了,你别生气了,我错了。”
虽然大皇子不知道,文欣为什么这么激动。但是,他也知道是因为皇祖母的话,刺激到了文欣。
毕竟那时大皇子还太小,还不懂得那些勾心斗角之事。
这会儿大皇子心里也开始疑惑,或许还有他不知道的原因,让母后和小姨都那么排斥父皇和皇祖母。
文萃当初天真的以为,有皇后(现在的太后)为她做主,太子会善待她。
可是后来她才知道,儿子永远是儿子,在有矛盾时,还是亲儿子的快乐更重要。
而她只不过是有皇后称呼的一个空壳而已。
当她对皇上不抱幻想时,那种对太后的恨比皇上更甚。
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如果皇上没有对文家出手,她会守着一双儿女,照顾他们长大成人。
但是,当父亲这最后一根稻草倒下时,也压垮了文萃最后的精神支柱。
那种牢笼般的生活,和被人无视的屈辱,终于让那个曾经朝气蓬勃的人,失去了生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