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留之际,他努力挣扎着,只能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然后就失去了知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圈套……突围……化整……为零……”
在最后时刻,他努力想告诉部属们,能突出多少是多少吧,敌人张好了网在等咱们,赶快分散开来,聚集起来就会被聚歼。
可惜,没有他的带领,眼前这一支丧失斗志的轻骑兵,突围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声势大涨的叛军骑兵追了上来,把本已形成一股洪流般的禁军轻骑兵阵型冲垮,叛军步兵阵营得以不受干扰地层层推进,形成铁桶似的包围。
……
当后续的重骑兵、步兵赶到之时,等待他们的是数倍于己的严阵以待的叛军,尽管还听得见敌军阵内零星的厮杀声,但却无从突破……
而这一对峙,不待双方交锋,东夷国的骑兵却天将雄师般地出现在身后,骑兵冲锋的情景再次上演,只是这次被快速冲垮阵营的是禁军。
……主将消失,轻骑兵被聚歼,当身后有着东夷国标志的骑兵出现时,这支还幸存的禁军部队就已经垮了……
……
尧熙园率领禁军接连取胜,尤其是朝廷监军到达军前后,更是捷报频传,连克渝州、瓦口关,救援接应残存的雇佣军自不待言,甚至在东路寻机歼灭风梁叛军,想来也是指日可待。
因此,当尧熙园战死、出关禁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时,京城上下猝不及防,目瞪口呆。
消息到达的时候,是一个杏花春雨的深夜,踢踏的马蹄声敲碎了人们这些时日来好不容易获得的安稳的梦,全皇被执事太监从梦里叫醒,听到了这一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之后又叫来胡孩,从他口中再次听到相同的消息,才将信将疑。
其实这消息就是先报到中书令府,事情太大,胡孩不敢隐瞒,才不顾夜深,先让探马报进宫禁,不然全皇还未必能及时收到消息。
坐实这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后,仁皇急忙连夜召集文武大臣议事,商讨如何应对。
聂璞在音苑,差不多同时收到禁军覆没和全皇召集议事的消息,急忙和小倩一道动身,路上又汇合了萧半山,一起赶往皇宫。
聂璞几人虽然不愿听到这样的消息,但却不像全皇那么意外,因为从开始就对禁军出关不乐观,后来得知向禁军派出监军,就更加悲观。
路上,萧半山不住摇头叹息,小倩嘟着嘴不说话,聂璞更是脸色铁青,双眼喷火盯住前方赶路,不发一言。
等赶到大殿中,发现朝臣大多数已到,只是人人都低垂着头,像是刚被霜打的茄子。
往日在这种场合喜欢侃侃而谈的言官们没了声息,就连趾高气扬的的胡孩也有些垂头丧气。
全皇求援的目光四处乱转,只可惜转到哪个方位,哪里就是一片慌乱躲闪,气得他想大骂你们这群饭桶。
刚进大殿,在仁皇时代经历过各种大风大浪、经验老到的萧半山一看这种情形,立马知道人心不稳,不能这样拖下去。
“陛下,目前状况虽然意外,但禁军不知敌情,贸然进兵,出事只是迟早而已。目前尧邦率领的留守禁军依然可以履行扞卫京畿之责,半山精舍等组训新军已经成型,天下事尚有可为!”
说到“尚有可为”时,萧半山刻意灌注了功力,使这最后四个字听起来振奋人心。
果然,自全皇至殿中大臣,听了这话,都抬起了头,眼中有了希望的光。
萧半山见此,趁机道:“目前,可传令尧邦所部严守四大关隘,然后命各组建新军加快整训,随时集结待命。”
全皇不住点头,立即命胡孩依言下达指令。
萧半山又道:“各位大臣,目前各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稳定人心,而不是守在大殿上无所事事。请全皇下令,解散朝会,各忙各的去吧,等稳定了形势再来朝议,可好?”
他是不想刚才看到的人人自危的情形,在朝臣中传染开来,所以一上来就要求罢朝。
这一次,上自狐主、胡孩,下至一般言官,没一人跳出来反对萧半山,全皇更是犹如找到了主心骨,忙不迭地点头照办。
等执事太监一宣布散朝,聂璞、小倩立即随萧半山快步退出大殿,无视全皇暗示他们留下来的眼神,让随后追出来的执事太监也扑了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