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2/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他们如何,我们按下不表,只说杜笑笑这边跟着马车摇摇晃晃的进入了宫门,而且这次进入的比较深,直接到了后宫,杜笑笑和一众秀女们被集中在一个广场上,有女官过来清点人数,确定所有被选中进入终选的人都已经到齐了,才给大家安排住宿的地方。这次还是一个人一个屋子,是那种一间左中右的三开间格局,中间的是待客的正厅,两旁一侧是卧房,一侧是书房。

但是这种事,其实很好解释,实在不行,就说她是宋大人的另一个女儿之类之类的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只要宋大人那边肯配合,她的身份,在这个信息交流相对闭塞的年代,是很好糊弄的,若是再加上圣亲王府的势力,恩,这就不是个事儿了。

又或者退一万步来说,这件事有一天真的被揭穿了,顾世子大人也只是个被欺骗的小可怜罢了,他没有任何责任,甚至,因为被指婚了一个身份低下的女子,他还得被安抚。

毕竟,选秀是皇家举办的,他信任朝廷,结果朝廷给他搞了个不好的老婆。这事儿怎么看都是他亏了。所以,杜笑笑跟他说,完全只是觉得两人这都要正式结婚了,对方还不知道自己老婆是谁这事儿有点儿坑爹,恋爱需要坦诚,婚姻也是。

事实果然如她所料,顾慕瑜听完这事儿完全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只是好奇的问了一句杜笑笑的本名,然后在听到对方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才恍然大悟似的道:“怪不得我之前总觉得你似曾相识,原来你是杜家的人,说起来,那位杜家的公子与你是兄妹吧,我与他有过几面之缘,所以见到你的时候,总觉得好像见过,却一直对不上,现在真相大白了。”说完这话,他又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下杜笑笑的面貌,然后感叹似的道:“你们兄妹长得挺像的。”

杜笑笑闻言一愣,没想到这人这么日理万机的居然还记得自己这么个小人物,但是既然连顶人选秀的事儿都认了,女扮男装也没必要瞒着,所以她索性直白道:“不是像,是那人本来就是我,我没有哥哥,我们家就我和弟弟两个,只是因为弟弟还小,没人支立门户,所以我迫不得已,才女扮男装在外行走。

只是在我上京之前,家里的生意基本已经上了轨道,一家人生活之类是够了的,再加上我年岁渐长,不方便再出门,所以已经把‘哥哥’送去南方了。”

顾慕瑜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个事儿,一时愣住了,然后又仔细看了看杜笑笑,才忽然笑道:“还有这么个缘由呢?这倒是出乎我意料,不过杜小姐巾帼不让须眉啊,小小年纪不止能够照顾幼弟,还能支立门户,真是让我佩服。”

杜笑笑倒没想到对方会是这么个反应,要知道别说古代,即使是现代来讲,她这样的做法也会被很多直男癌的人吐槽说是什么抛头露面不知检点之类的,更何况是封建自我的古代男人。

当然,杜笑笑相信顾世子不是那样肤浅的人,他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即使不能,也不会当面让她难看,可是却没想到人家居然直白坦然的说佩服她,而且还是异常认真那种,这对于那些眼高于顶的贵族而言,是多么难得。

杜笑笑觉得有点儿感动,没有人不愿意自己被夸奖和尊重,更何况这些都是来自一个各方面条件都比自己好的人,好似曾经那些不为人知的辛苦和压力,瞬间就得到了抚慰。杜笑笑抿唇笑了笑,觉得对未来的生活,有越来越多的期待了。

按照正常来讲,她和逸安相依为命,当然只需要落两个户籍即可,但是,这样一来,却不是很方便。不方便在哪呢?在于她是个女的,且不说一旦落户的话她的性别一定暴露,到时候要跟霍氏兄弟如何解释。

别问她为什么落户不瞒着霍氏兄弟,他们一起到这个镇子,办这种事情当然是要一起去的,那么,这件事情当然就瞒不过去,而且霍氏兄弟是有户籍的,他们只需要迁入,就是把户籍在当地官府落档,这样的操作,肯定是要比她和逸安完全黑户补办的简单的多,所以,这就是说,霍氏兄弟有很大可能是会一直陪在她身边一起办的。

但是这却不是她纠结的点,霍氏兄弟虽然与她关系不错,但到底不到影响她决定的地步,她是男是女,并不会改变什么,或者说,她不需要跟这两人交代。

她纠结的是如果她只落下一个女子的户籍的话,以后在外行走是很不方便的,大景朝是个被架空的朝代,男女大防也许并不像真实的古代那么严重,女性也是可以出门上街,抛头露面的,但是,这仅限于生活中,一旦涉及到正式的营生,比如说要经商读书,女子就不能参与了,必须是要有男人出面的。

杜笑笑和逸安现在在这凤凰镇安家落户了,以后的生活必然是要有营生的,总不可能坐吃山空,虽然说当初杜老太留下的一千两其实还剩下大半,只他们两个花的话如果省吃俭用其实也够对付一辈子了,毕竟他们所在的地方消费真的不高,有些百姓,也许一家人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钱。

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钱这种东西,总是有备无患的,不说别的,杜笑笑是肯定会供逸安去读书的,不说一旦逸安读成了之后,万一进入官场,上下打点,买房置地等等等等需要的钱数无法估量。即使不是这样,只说他高兴读个十年二十年的,这束修书籍,笔墨纸砚,都是大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