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开开心心去投稿了,李爽和uutalk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尤其是和孙浩的关系,愈加不错起来。
杜右淳每天还是那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偶尔林峰和周元见面的时候,这小子雷打不动的坐在旁边,可能也会和众人喝一杯酒,圈子里面,林峰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核心人物,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尊敬,杜右淳则是一个打酱油的。
说起杜右淳,自然就会联想到手好声音。
好声音的场地已经建设完毕,导师和各地选拔好的学员已经就位,所有东西都就位了,电视台的广告等等,自然是早就风风火火地打了出去,等待十多天之后的首播。
林峰期间和电视台副台长聊了一会儿,期间又见到了台长,后者问了一下林峰具体的节目模式,最后和王靖文离开,王靖雯连连佩服林峰的口才,林峰笑了笑,随后找了个理由离开,也没跟这个脑子缺根弦的小子多说什么话。
于是,在时间慢慢的推移之中。
创业园区的logo设计好了,设计好之后,纯色偏暖系的大学生创业园,很快在燕京大学之中落幕。
创业园占地两千平方米,里面设备很简单,桌椅板凳,以及经过简单装修的一些小教室和大教室等等,空着两千平方米,等待林峰的挥毫泼墨。
对创业园,其实林峰开始是没有太大的想法。
到底做什么?
毕竟只是一些学生。
而且形单影薄,不管是什么项目,启动的时候肯定是十分难搞的。
其实,创业园区可以吸引了一些精通计算机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之后,有六成的比例会去美国,有两三成的比例会去欧洲,有一成的比例,会留在国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很多人都说国内两大知名高校是留美预备役,但事实如此,如果没有留学国外经验的话,就算本科清北,也很难进入985高校任职,担任副教授。
这个措施,也无形的增加了学生们去国外留学的动力。
计算机人才很有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更有用。
于是,林峰和学院商议一番,学院最先投入了一百万,林峰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和学校这边共同收益,林峰亲自研究开发,并且进行建设整个创业园区,至于是什么类型,学院并没有规定,这一切,都需要林峰来处理。
手握一百万学校的资金,银行卡里也有着将一千一百万的余额,林峰膨胀了。
感慨之余,林峰很快网罗计算机人才,开始研究二维码。
没错,二维码。
林峰不清楚二维码的未来是什么发展模式,但是在他那个年代,二维码是最重要的东西,吃饭需要,看电影需要,甚至是日常的生活,骑行等等,都需要二维码。
研究二维码的任务被放在了01号研究室,有五个计算机方面的学生研究。
02号研究室,以及随后的一些或大或小的研究室,林峰暂时没有开启,主要是很多东西都是跨时代的产物,所以林峰并没有贸然开始。
二维码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至于国内的话则是1993年左右,林峰记得不是太清楚。
当然作为猎奇心理比较严重的人,关于二维码的发展史,林峰也大致清楚,二维码林峰早就想过了,只是一直以来,有更重要的事情摆在了眼前,所以他没有去涉及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