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陆桥经济带(2/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包飞扬笑了笑:“陈教授那是抬举,我连自吹自擂的本钱都没有,还是不要说了。不过陈老师刚刚那句话我很赞同,年龄不是问题,年龄也不应该成为出问题的借口,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学可以问,我这次来,就是想向陈教授请教一些问题。”

看到包飞扬又一次岔开话题,秦雪不满地翻了个白眼:“哼,看不出来,你这方面还挺老练的,政客就是政客。”

“好了,谈正事。”陈云良笑着说道:“昨天刘总跟我说的时候,也给我发了一些资料,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像这样的地区规划,你们省里的社科院、凤湖大学都能够做,你为什么要来找我呢?”

“陈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捧场的话我就不说了。”包飞扬笑了笑:“海州是沿海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海州港也是沿海地区几个重要的深水港,海州还是陆桥的桥头堡,应当说海州在官方的表述上,一直是一个重要节点,但是海州的经济一直都不温不火。”

“海州的问题在于,各方面都比较均衡,但是没有特别突出的,而周边的竞争对手又很多,在垂直体系当中,爬不上去,在水平结构当中,也缺少有份量的部类。”

“陈教授也谈到了一体化,海州的发展就必须要放到一体化的背景中考虑,如果从垂直体系的角度来看的话,沪城无疑是华东沿海地区居于上层的,然后是江南的苏城、之江的杭城、宁城等,再之后则是凤湖,我们省内的徐城、通城等,作为三四线的城市,海州要甘于做制造装配基地,但是也要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也想要跟沪城有更好的对接。”

陈云良点了点头,改革开放这些年,真正钻在象牙塔不跟外面接触的学者越来越少,陈云良研究的是城市和产业规划,自然少不了要和政府与官员接触,他很快明白包飞扬话里的意思:海州临港开发区的规划希望放在更大的格局下考虑,也是要拜托凤湖、徐城、通城等城市对海州的压制和影响,如果这个规划还放在省里来做的话,还是很难跳出原有的格局。

“我明白了。”陈云良点头说道:“小包你是我见过的官员当中,不多的具有学术眼界的,不过你知道我手上的课题很多,有些课题的工作主要还是我的学生去做,就算是这样,你也要给我一个选择海州的理由。”

包飞扬点了点头,显然课题经费不会是陈云良考虑最多的,开发区也给不出多少经费。

包飞扬说道:“刚刚上课的时候听了陈教授对于城市的水平和垂直结构的划分,我觉得很受启发。从全局来看,沪城是一个金字塔顶端的城市,它向周围辐射的能量足以影响一大片。但我们也要看到,沪城能够有这样的地位和表现,也与它的经济腹地关系很大,双方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比粤城、燕京,沪城最大的优势也在于腹地,这个腹地就是大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大江经济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更多的沿海城市在崛起,未来内地经济也会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形成新的核心城市,沪城要如何继续发挥它的影响力?”

“以海州为例,海州有一个陆桥概念,沿这条铁路向西,有一个中原经济圈,继续向西,就是晋中经济圈,再向西就是传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然后就是中亚地区。现在这些地方的经济影响力有限,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作为雁行阵的后雁,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

陈云良抬头看了包飞扬一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改革开放之初强调的是沿海开放和发展,后来推广到沿江、沿边、几个经济圈,内陆地区的发展在学界和政界已经引起重视,但是真正站在这个格局上看问题的人还很少,开始考虑如何在这个格局下重构自身发展规划的就更少了。陈云良没想到包飞扬会提到这个问题。

包飞扬说道:“海州有陆桥,是桥头堡,按理说应该发挥比较大的影响力,但实际上海州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为什么?因为海州不是沪城,本身的实力不够,而在这条通道上,有一个一个的节点将影响力分散过去。比如徐城、比如中天,而他们的经济能量并没有仅仅沿着路桥进行传递,像中天向北可以经石城连通燕京,走津海出海,也可以向南到江州,沿大江而下;当然,也能从海州出海,这就要看哪一边的影响力更大。”

秦雪眨了眨眼睛,她有些不明白包飞扬扯的这些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包飞扬继续道:“沪城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国内的根一定要扎得深,沪城现在强调的是大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协同与一体化,不过这还不够,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些城市本身也要向外转移产能,进行产业升级,而像这种同心圆式的扩散,也并不能够让沪城的根扎得更深,比如我刚刚提到的,大陆桥一路向西这条线上的城市,沪城的影响就会比较少。”

秦雪这时候才明白包飞扬想要说的是什么,最后还是落在沪城上,他是看准了他们就算做了很多课题,但沪城的课题无疑还是重中之重,毕竟当前国内比这个课题更大的城市规划项目也没有。

陈云良也笑了笑:“小包你的意思,是要让海州成为沪城对外发散的一个节点,通过你们去影响大陆桥这一条线上的城市和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