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杀妻就是为了追随刘备出仕,此时听刘备相邀,心中大喜。可是他却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说道:“小人本欲相随皇叔,只是老母在堂无人侍奉不敢远行,唯有来日有处安顿老母才敢去投皇叔。”
古人以孝道为先,刘备一听刘安还要侍奉母亲,顿时感觉此人忠孝两全。解下佩剑给刘安道:“此剑是我随身之物,你且收好,来日相投也好有个凭证。”言罢称谢而别,洒泪上马。
刘安手中拿着宝剑,目送刘备远去,心中狂喜。他不在此时追随刘备的并非真的为了老母,而是另有别情。一是此时相投太过急切,显得自己杀妻就是为了换取功名,难免遭人鄙视被刘备轻看。二是刘备正在落魄,此时相投难免一路艰险,说不定功名未得反而送了性命。三是为了显示自己忠孝两全,让刘备更加感动。此时刘安已经打定主意,只要刘备能够时来运转,自己便是杀了老母也定要去相投。
却说刘备辞别刘安之后过青州到冀州来见袁绍,刘备一见袁绍便求袁绍发兵,哭着对袁绍道:“如今我兄弟不知音讯,妻小陷于曹贼,上不能报国,下不能保家,还望陛下速救。”
袁绍听刘备这个皇叔都称自己陛下当时大喜,便道:“玄德不必忧虑,朕欲进兵赴许昌久矣,今时今日正好兴兵。”说罢便召集文武商议进兵。
荀谌道:“之前曹操攻徐州,许昌空虚陛下不进兵。如今徐州已破,曹兵士气正旺,不可轻敌。不如静待良机,等其有隙而后发兵。”
袁绍见谋士劝自己不要出兵,回府又问刘备道:“众人劝我固守,玄德以为如何?”
刘备就等袁、曹相攻火中取栗,也好赶紧救出关、张二将和一家老小,怎么可能劝袁绍固守?于是便道:“有道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曹操挟持先帝复位登基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虽名为汉室,实为曹操掌控。百姓无知不识原委,便会以为汉室正统,陛下为伪帝,却不知陛下皇位由禅让而来,又有玉玺名正言顺。曹操如此欺君欺民之贼陛下若不讨之,日久恐失大义于天下。再者曹操所处中原腹地,北可与陛下争锋,南可伐孙策、刘表、刘璋。如今陛下地广兵多强于曹操多矣,正是伐曹良机。若待时日一久,曹操得了荆、扬之地再与陛下争锋,胜负输赢实难预料。”
袁绍最恨的就是别人不承认自己这个皇帝,如今听刘备一说果然在理,只要自己讨伐曹操抓住刘协,谁还敢说自己是伪帝?而且从地理位置来说,袁绍如今只与曹操和辽东公孙度接壤。公孙度一向顺服袁绍,所以袁绍再想要扩大地盘也只有讨伐曹操了。便对刘备道:“玄德之言甚善!”
次日袁绍升殿宣布出兵伐曹。众文武心中纳闷,暗想:昨日不是不出兵了吗?怎么今日又要出兵?几个谋士再次劝谏。袁绍怒道:“你等弄文轻武险些使我失了大义!”
如今田丰、沮授都投了南烨,郭图、逢纪、荀谌、许攸四个谋士虽说忠心,却不是刚强死谏之人,都有各自盘算,便不再相劝。袁绍再次征集兵马十万往官渡增兵,派遣颜良为先锋进攻白马。
许攸劝袁绍道:“颜良虽骁勇,却无谋略,不可独任。”
袁绍对颜良武艺极有自信又与颜良相交甚厚,便道:“朕之上将自可破敌,不用你等啰嗦。”遂不听人言。
颜良大军兵发黎阳,屯兵官渡的曹仁立刻告急许昌。曹操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兴兵,关羽急于报恩,便道:“丞相起兵,某愿为前部。”
曹操想起南烨先前所言刚要点头答应,程昱便道:“前部先锋修桥铺路,不敢劳烦关将军。还请将军护卫丞相左右,待战事紧要再请将军出马。”
关羽本就心高气傲,一听程昱的意思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也就不再多言先行告退。曹操忍不住问程昱道:“为何不让云长出阵?”
程昱低声道:“有细作来报,刘备或许逃在袁绍处。云长若为先锋正遇其兄岂不相叛?丞相不妨命云长随军,待探知敌手不是刘备再命其出马,若能斩杀敌将,刘备必为袁绍所杀,云长则归丞相矣。”
曹操闻言点头,引兵往官渡而来,南烨、关羽随军。南烨跟在曹操大军之中免不了观看曹军士气军容,不过一看之下便大失所望。曹操的兵马阵容别说和自己带来的陷阵营相比,就是与寻常交州兵相比也多有不如,不论是装备还是士卒素质显然都不如交州精兵,也就比那些山贼草寇强些有限。
南烨不由暗想:若是曹操的兵马都弱成这样,还不知道袁绍的兵马要弱成什么样子。殊不知天下诸侯的人马都是以数量取胜,没有一个是以质量取胜的,唯有南烨用的是精兵政策。南烨的交州兵大多是二十至四十岁之间,还要身强体壮才能入伍,经过至少一年训练才能上阵。而其他诸侯都是来者不拒,老弱残兵都有,怎么能与南烨麾下人马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