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大将军(2/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渔阳城外长城之上,幽州众官僚连同齐侯府文武齐声向蔡吉道贺。相较之下作为当事人蔡吉倒是显得颇为镇定。本来嘛。一旦恢复丞相制,大将军便成为了一项可有可无闲职。事实上就算不恢复丞相制。以目前东汉局势,蔡吉当上了大将军也指挥不了其他诸侯兵马。毋庸说历史上汉末“大将军”结局都不怎么好,何进死于非命,袁绍身败名类。而蔡吉这个大将军则明显带着制衡曹丞相意思。

不过蔡吉看不上刘协所封大将军,却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会小觑此头衔。毕竟大将军是两汉高军事长官,就算眼下没实权也是一张足能唬人虎皮。何况蔡吉还是河朔地区名符其实大诸侯。不少人看来只要眼前女子稍稍努力一下,便可让大将军之名变得名符其实起来。

这不众文武刚向蔡吉道贺完毕,渔阳守将鲜于辅便忙不迭地单膝跪地向其表忠心道,“恭喜大将军。渔阳众将士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面对鲜于辅露骨表态,蔡吉面带微笑着上前扶起对方说道,“鲜于将军请起。将军替大汉戌守边关多年劳苦功高。”说到这儿蔡吉又扬起头环视了一番周遭文武,高声宣布道,“孤已向朝廷上表鲜于辅将军为渔阳太守,太史慈将军为中山太守,张清将军为辽西太守,张辽将军为上谷太守 。往后河朔攻防就拜托四位将军也。”

蔡吉话音刚落,被点名四人立马神色一凌,齐步上前恭敬地朝蔡吉抱拳道,“臣等必不负大将军重托!”

李敏站人群中看着蔡吉以大将军身份接受四位战将叩拜,心头一阵五味具杂。遥想四年之前,李敏怀着借袁绍虎威对付公孙度想法,远赴东莱与当时还是袁绍下属蔡吉商洽合作事宜。那时他怎么都不可能想象得到仅仅几年功夫,本该作为跳板蔡吉竟一举替代曾经不可一世袁绍成为了河朔霸主,大汉大将军。不过值得庆幸是,袁绍谋逆称帝之时,李敏并没有依附袁逆,而是呆易水港静观中原战局变化。之后随着蔡吉出兵援曹,齐军捷报频传,李敏也就彻底下定决心站了蔡吉这一边,同时也想借蔡吉之势有所作为。

且就李敏心中暗自思量如何动用自己幽州影响博取蔡吉重用之时,蔡吉转过头望着李敏含笑道,“李老是幽州名士,对幽州民风政务颇为熟悉,孤也已上表李老为幽州刺史。”

李敏乍一听蔡吉任命自己为幽州刺史,心中不由怦然一颤。不过他终究是宦海沉浮多年老官僚,不会像太史慈、鲜于辅那般轻易喜形于色。却见李敏低头上前,向蔡吉俯身一拜道,“大将军谬赞。老夫年事已高,恐难胜此重任。”

“李老过谦也。”蔡吉说罢微微侧身向身旁庞统颔首道,“士元,汝既已出任幽州别驾,往后就要多向李老讨教治民之术。”

“统谨遵主上教诲。”庞统抱拳领命后,跟着又转身朝李敏作揖道,“统才疏学浅,还请李使君多加指点。”

李敏隐居易水港多年,对庞统并不陌生,心知眼前这个态度谦恭年轻人足智多谋,素来深受蔡吉器重。此刻蔡吉上表他李敏为刺史,摆明了就是要为庞统做照应。毕竟庞统只有二十二岁,若直接任命其为幽州刺史,难免会受人诟病,难以服众。而如今有了李敏做刺史,蔡吉便可向天下人做交代,庞统则可以别驾身份幽州大施拳脚。

虽说李敏一眼就看穿了蔡吉目,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一安排。毕竟李敏现要兵没兵,要权没权,根本没有实力去同庞统争夺实权。何况日后庞统幽州所要实施一些政令也未尝不是蔡吉授意。作为一个老官宦,李敏深知大刀阔斧是年轻人专长,而沉着稳重是年长者优势。正所谓路遥知马力,他李敏犯不着急于争一时之气。所以这会儿他淡定地朝庞统拱手一拜以作回应。

眼见李敏与庞统两人客气互拜,蔡吉满意地点了点头,“善。孤相信有二位齐心协力,用不了几年幽州定能兵强马壮,百姓安康。”

李敏听罢蔡吉所言本还想谦虚几句,却不想庞统却抢先一步向蔡吉进言道,“主上,幽州想要兵强马壮,百姓安康,必先重一法!”

“哦?何法?”蔡吉饶有兴趣地问道。

庞统以铿锵有力声音宣布道,“重豪强兼并之法!”

“重豪强兼并之法?”蔡吉故意重复了一下庞统进言,同时也暗自观察了一下,场众文武反应。只见包括李敏内幽州官僚,庞统话音落下一瞬间,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神色为之一变。

而这会儿庞统却根本不理会李敏等人反应,继续进言道,“是。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主上心怀天下,又岂能重蹈袁绍覆辙。”</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