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台(第二更)(1/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李重九听了杨娥皇这么说,不由拍腿道:“是啊,我怎么将他给忘了。”

当初李重九与宇文化及大战,就是策反了何稠为内应,让何稠献假计谋骗宇文化及堰水作坝要水淹赵军,结果让宇文化及作茧自缚,反而被擒。

李重九听杨娥皇提出何稠问道:“你是怎么想到他的?”

杨娥皇言道:“父皇在世时常说,宇文恺之后就何稠,可只有工部尚书了,所以我一直记的。”

李重九点点头,疏通永济渠之事,乃是关系赵国的根本。古代开凿运河都是为了用兵所用,如夫差开邗沟,曹操开白沟。

当杨广雄才大略,开通永济渠,不仅仅是为了征讨辽东这用兵。杨广有着先见之明,修筑永济渠不仅仅是将偏远的河北与洛阳连接在一起,消除地域的隔阂,更重要的是以江南的物力以对于华夏而言,威胁最大北境的游牧民族。

李重九心知历史上永济渠渐渐淤塞,以至于北方交通愈加艰难,唐朝中期永济渠北段几乎皆废。到了宋朝因为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北宋也放弃了对永济渠的经营。永济渠的放弃,导致洛阳地位下降,北宋故而定都于通济渠上的汴梁,而通济渠又称作汴河,清明上河图上扑面而来的就是汴河上的繁华。

后元人入主中原,最后定都于北京,要重修修筑运河,此时永济渠早不可再用,元人将原先经由洛阳的隋唐大运河取直,重新规划河道,不再绕道洛阳,而由北京,通州,天津经过山东直通杭州,这也就是今日熟知的京杭大运河。

明清两代尤其重视河道,还设立正二品的河道总督,专办河运。从秦汉时长安,再到隋唐的洛阳,宋金的汴梁,到最后元明清的北京,中原王朝四代都城的变迁,与此运河都有重要关系。

所以对于李重九而言,疏通永济渠之事,绝不容更改,否则他处心积虑打下洛阳,就根本没有意义了。

听了杨娥皇的话后,李重九命人去宣何稠前来。李重九于观文殿接见何稠,观文殿在隋代时为隋炀帝的私人藏书处,隋炀帝整理各种书籍,经过豪华包装后珍藏于此。

何稠见到李重九后行参拜之礼后。李重九温言道:“平身,赐坐!”

当下何稠坐在李重九身侧,李重九看向他道:“听闻爱卿擅于奇技yin巧,于建筑一道十分精通是吗?”

何稠听李重九说他擅于奇技yin巧,当下有几分失望,他想反驳他所擅的并非什么奇技yin巧,而都是堂堂正正东西,但因顾及于李重九皇帝之尊,不敢当面反驳只能言道:“微臣确实对于建筑略有所长。”

“那么对水利之事,是否精通呢?”

何稠听李重九这么说,连忙道:“陛下,微臣于……于……水利……也有所长。”

何稠紧张下有就所结巴,面色涨红。李重九笑了笑道:“爱卿可以慢慢说。”

何稠当下道:“当年征讨辽东,宇文尚书制浮桥不成,难以渡辽水,最后还是微臣制的桥。”

李重九反问道:“那也只能说明何爱卿精通筑桥,不能说精通水利啊。”

何稠又急了当下道:“回……回禀陛下,两者……者是一样的。”

李重九哈哈一笑道:“那朕将疏通永济渠之事交给你办如何?”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