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尘封的旧书(2/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来这的外国人对中国古董的了解有的甚至比这些店家更了解,他们不但会说中国话,而且可以对一件金银玉器从年份工艺,真假鉴别到使用地区,停造时间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丝丝入扣,所以以前有的黑心店家还想敲炸人家,结果自己却弄得个自讨没趣。从那以后,这里的店家看到外国人都人尊重,有的也经常去巴结,因为他们虽不知那些外国人的东西从何而来,但他么之前都见到过,外国人拿来的东西可都是上上品的好东西。可这些外国人并非是每一家都会去,他们只去以前去过的那几家,其他的店家就算再怎么巴结,这些外国人也最多拿一些不入流的货色将他们打发走,因为他们也知道宁交一群友,不得罪一个人。要想在这一行混下去,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强。

我自从父亲和爷爷的事之后并没有再回去过,到现在,在这里住了也两年多了,黎叔夫妻对我都很不错,当年他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说他的年纪比我爹小,让我以后都叫他门为叔叔婶子,我也就一直这样叫了两年多。在他们家的这个当铺里每天就看看店铺,有客人来时一般都是黎叔亲自招呼,我在一旁看着,有时候黎叔上他另外一个店招呼生意时,我也帮忙招呼这个店的生意,可是每一次来的人看我年轻都会一个劲的宰我,所以经常吃了亏都不知道。

幸好黎叔每一次都没有责怪我,只是告诫我,吃亏在所难免,只要多学,以后有的是机会赚回来,所以我也时常拿一些黎叔收回来的古董研究,毕竟我在人家店里做工,不能事事都依靠黎叔。况且,这些个古董宝贝里的学问我也很感兴趣。因为爷爷当年收藏了许多宝贝,父亲也给我讲过很多这方面的学问,我也算有那么一点功底,所以学起来相当的快,也很轻松,就连黎叔这个‘老谋深算,老奸巨猾’的人都称赞我很快都能出师了。

我在店里除了经常研究一些古董之外,偶尔会遇到那么一两个人倒腾手里刚到的‘土货’,在这里‘土货’一般就是指墓里面掏出来的东西,只要听到有人说你这东西上有土腥味,就是刚从墓里拿出来没多久的新鲜货,这种货到哪里都特别抢手,有的店家不惜比价到倾家荡产都要抢到手,这种情况对于那些卖家来说自然很乐意看到,反正东西是我的,你们价高者得,就看那个给的多了,对于钱谁还怕多了花不完的;要是听到说那件东西是‘干货’,就表明这东西是早就出土的,也并不是不值钱或者是水货,只是没有带‘土腥味’的更抢手。

店铺里晚上只有我一个人在里面睡,刚住在里面的时候因为房子确实很古老了,老的连黎叔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建的了,只知道他家祖上就是做古董生意的,一辈一辈传下来才传到他手里的,再加上里面的很多稀奇古怪东西看上去都会让人害怕,所以不得不让黎叔的儿子陪我住了一段时间。既然是我住在店里,那每天早上开门做生意,每天晚上收摊关门的事情当热只能我来做,所以我每天都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但不是黎叔非得让我在店里住,只是我想一个人好好的研究两年前黎老爷子死后留给我的那唯一的白玉匣中的两样东西,一样是整体殷红、蝴蝶造型的玉石,和我一直戴在脖子上的玉佩一样;另一样是一块蚕丝素娟,上面写了一些像字又不像字的东西,可是这两样东西至今我都没有从任何的书籍或者其它的途径得知它们的任何一点信息,就连当铺之上的一些古老的书籍我都靠一一查阅或者请教那些懂得古文字的人看完了,甚至我还请教了杨柳街上所有古董店中的掌柜,但是始终没有一点有关这两样东西的信息。自己甚至都想过不再去理会这两样东西,但是父亲和爷爷的失踪这是唯一的线索,我不得不继续追查下去。

农历八月十五的这天晚上,我早早就把店门关了,到黎叔家和他们一起过中秋节,吃完晚饭后他们一家人都在哪里举头赏月,有说有笑,我看在眼里,突然想起了自己以前也是那么的幸福,虽然从小就没有了母亲,父亲又经常不知道去哪里而不在我身边,但是每一次都有爷爷陪在我的身边,也不会感觉到如此寂寞无助。而现在爷爷和父亲都不知所踪,自己还一事无成,连爷爷和父亲的半点消息,甚至是爷爷和父亲为什么失踪的都不知道,心中不免有感凄凉。看着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使劲将心中想哭的冲动压了回去。

回到店里,我也没有什么心思再去想那些让人想起就想哭的事情,只想上楼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觉,以此来减轻心中的痛苦和无奈。就在我上楼准备躺到床上的时候,我手里拿的蜡烛却因自己没有拿稳一下子从楼板的缝隙中掉了下去,因为缝隙太小,我的手无法伸进去,却看到里面的的蜡烛将一些什么东西也点燃了起来,我慌乱间随手拿起昨天黎叔刚收回来的一根青铜手杖从缝隙中试图将火打灭,可谁知不但没有将火打灭,反而将那根青铜手杖弄断了,我也顾不得去想黎叔会怎么骂我,只是青铜手杖断了,就意味着我没有办法将火弄灭,要是不马上将火弄熄,恐怕这整件铺子都会被烧了,到时候恐怕就不是一根青铜手杖那么简单了。没办法,我只能用手试图将缝隙处的木板掰断,这一掰却不费吹灰之力就掰开了,也顾不上手会不会被烧伤,直接徒手将火扑灭,好在火烧的并不大,要不然就算我十只手都要被火给烧没了。

火扑灭之后,我细细的观察了被烧的地方,发现被烧的地方竟然是一个小暗格,上面只是单独放上的一块盖板,并未与楼板相连,难怪刚才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它掰起来。暗格之中是一个落满灰尘的小盒子,可能是暗格太小,我一只手既然还拿它不起,可是两只手放下去又用不上劲,于是我找来了几根细绳子,用刚才被窝弄断的青铜手杖将它撬起来,把细绳子穿到盒子的底部,这才将它小心翼翼的提了起来,将盒子上的灰尘擦去我才发现,这个小盒子竟然是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的,除了盖子和盒身用金丝线相连之外,其他的地方无一处接痕,而且玉身通透明亮,在蜡烛的照射下都能反射出如月光一般皎洁的光芒来,根据我跟着黎叔两年来所学的知识推断,这玉应该是上品中的上品,可以用极品来形容,可谓稀世罕见之物。

如此珍贵之物只是一个盛东西的外盒,那里面的东西应该也是稀世珍宝吧,我心中一边想着一边便动手想将这盒子打开,可是这盒子好像上了锁一样,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我把自己床前剩余的那两根蜡烛也点着,凑在烛光下细细的研究了起来。我发现这盒子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凸起,感觉像是需从里面才能打开的哪一类古董。盒身上有一个小小的机关,想要打开盒子必须从里面破了那个小小的机关,这类盒子我在店里看见过不止一次,所以难不倒我。随即我找来一根细细的铁丝,朝着那个凸起轻轻的那么一推,盒子嘣的一声自己弹开了,之间里面有一个同样落满灰尘的东西,好像也是一个盒子,待我擦完上面的灰尘我愣住了,既然是一个铁盒子。这是什么逻辑啊,用价值连城的玉盒来盛一文不值得烂铁盒,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大材小用啊。

我也顾不得想太多,我实在太好奇这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了,于是急忙将铁盒打开,可是却和玉盒一样,打不开,这铁盒四面封死,连个钥匙空都没有,也不可能是玉盒那样,从里面打开机关,排除了这个可能后,还能用什么方法将它打开呢?我想到头都快破了,还是没有想到,于是拿起旁边的玉盒子仔细的看了起来,一个不小心,手臂竟然把铁盒推掉到楼板上,只听见“噔”的一声,好像弹簧弹起时的声音,我拿起铁盒一看,发现原本什么都没有的铁盒上竟然多出一个钥匙孔来,我高兴了片刻之后马上又陷入的僵局,有钥匙孔没钥匙一样无法打开啊,我气愤得连将它从窗外扔出去的冲动都有了。不过气愤归气愤,我不得不佩服这盒子的设计者,我始终没有弄清楚铁盒上的钥匙孔是怎么出现的。

打不开铁盒我又拿起玉盒仔细的端详起来,我突然发现玉盒盒盖上的一个花纹特别像一把钥匙,而且这花纹只有前后和玉盒相连,其它部分都没有的周围都被雕刻时雕刻掉了,我想到这里决定把玉盒盒盖上的这一花纹掰下来,但是又怕自己的推断是错误的,岂不是毁了这价值连城的好东西,纠结了好长时间,最终我还是将那钥匙状的玉花纹掰了下了,当插进铁盒并打开的那一刻,我无比罪恶的心才慢慢的放了下来。要是没有打开这盒子,那自己就好像是万罪加身的十恶不赦之徒一般。

庆幸的是,铁盒被打开了,盒子里是一本被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书,书页早已经泛黄,纸张就好像枯朽的树叶一般,轻轻一用力都会碎成粉末。我很好奇这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值得如此的珍藏,到底是什么人藏在这楼板之下的暗格里,书中又有些什么,带着这诸多疑问我轻轻的翻开了这本书。这本书并没有书名,也没有提到写书人是谁,书中文字我都懂,而且都是白话文,所以我起来并不费力,我也不管三七二一,就着烛光小心翼翼的翻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