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雨而来的正是锦华堂一等侍女红笺,远远瞧见软轿,足下生风般走得极快,瞬间便至眼前。
她喘吁不稳的请安问好:“夫人得闻二姑娘归来,心生欢喜,但见天黑风寒,特命奴婢过来迎接。”
“母亲关怀之情,我自铭记于心,倒是劳你辛苦冒雨跑来。”陆思琼闲淡的声音从轿中飘出,听不出波澜。
红笺望了眼迷蒙的前路,将手中提灯交予随行在末的丫环。拨开额前湿发,复含笑再语:“姑娘舟车劳顿,此刻必定乏了,夫人交代奴婢服侍您回娇园歇息。老夫人怜惜姑娘,亦免去了您的定省。”
这些年,府中待她,可谓盛宠。
陆氏门楣日益没落,族中子弟仕途不顺,鲜有作为。
月余前,任职在外的三叔刚被贬了官阶。
此次去外祖家之行,祖母便异常热情,让俞妈妈带了好些贵礼相送。
陆思琼看在眼中,自能明白其中深意。
有些事心中通彻,血亲间便有了隔阂,做不到真正亲近。
轿中的陆思琼闭了闭眸,确有些酸累,若是往日,许还真就回娇园去了。
然而,或是心中异感促使,她并不愿就此安歇,便不顾红笺之言坚持去了静安堂。
院里掌事的江妈妈早得了风声迎在院门口,见人下轿亲自上前撑伞,哈着腰连说道:“这时辰又下着雨,二姑娘您还过来,老夫人见了准得心疼。”说着往身后一招呼,捧着软毛织锦斗篷的婢子忙上前替她披上。
暖意袭上心头,陆思琼敛眉莞尔,美眸明亮如水。
这时节乍暖还寒,最是反复无常,临行前风还不似这般刺骨的。
提足时她拢了拢身上斗篷,掌心触感温软,将原先的烦郁一扫而尽。
老夫人信佛,正堂横案上供了樽白玉观音;陆思琼一进门,便瞧见缠叶桃形的三足薰炉上袅袅升起的青烟,佛香满室。
屋里并不似她料想的那般热闹,只四婶母楚氏陪在祖母身旁。
祖母慵懒的斜卧在临窗暖炕上,婢子拿了美人锤跪在脚边服侍;并坐的四婶母一如既往的锦衣辉煌,烛光下满头金钗玉环的熠辉将多宝槅上的翡翠玉石盆景都比了下去。
见她进屋,招了手展笑道:“娘,儿媳就说琼姐儿会过来,府中这么多姐儿属她最孝顺,断是要来给您请了安才放心。”上前,牵起侄女的手,按坐在自己原先的位上。
陆思琼欲起身行礼,怎奈祖母已怜惜得握了上来,“手这样凉,那些个丫头没把你服侍好。”
谴责中带着心疼。
随陆思琼进屋的书绘等人忙跪在两侧,向老夫人告罪。
“不怪她们,出发的急,是孙女自个没注意。”
“服侍主子本就是她们的本分,偏你总往自己身上揽,真是纵坏了这些丫头!”说是教导,可话温温柔柔,并无凌厉。
陆思琼腼腆的笑了笑。
陆老夫人究是给孙女颜面,没有真苛责婢仆,仅告诫了几句,就让她们退下。
俞妈妈领着婢子摆上几碟精致的点心,陆老夫人关切得询问起在荣国公府的事;闻者作答得体,用“思家”解释了她的突然归来。
暖炉里的火似又旺了几分。
半晌,陆老夫人松了手叹道:“去见见你母亲,珏哥儿这几日身子不大好,她守在床前人也清瘦了许多。”
陆思琼微滞,心道原是珏哥儿病了。
珏哥儿乃继母宋氏所出,家中行四,亦是父亲唯一的子嗣。
下意识的望向随她而来的红笺,后者张口似有话要说,却因场合不适又合上了双唇。
就势起身,福身应下:“是孙女疏忽,这就过去。”
四夫人随即站起,忧心道:“珏哥儿病情不见好转,儿媳心中亦是惦念,就跟琼姐儿一道过去瞧瞧。”
陆老夫人自然应允。
两人同乘一撵,四夫人表示惊诧:“珏哥儿病了数十日,你母亲竟没给你送信?原以为是得了信才匆匆回来,不成想琼姐儿你居然不知情。
唉,你虽不是她亲生,可怎么着也是珏哥儿的姐姐,这事婶母替你不值。”
陆思琼未置可否。
她的生母陆周氏在自己周岁后不久便过了身,当年尚是德安侯府世子的父亲守丧一年,继娶了如今的宋氏过门。
宋氏出身书香门第,家族虽有底蕴,其父亦是外祖父荣国公之门生,可在朝中官职不高,并无多少根基;曾经,还因牵扯进先太子一案而身陷囹圄,亏得外祖父方保全家安然。
故而以宋氏的门第得嫁进百年侯爵之府,便为继室,亦是高嫁。
如今,宋氏主持中馈,不说出身世家的四婶母颇有微词,便是当年周家陪嫁奴仆,如今不少服侍在娇园的,对这位新夫人亦不见如何敬服。
在她们心里,宋家不过是依傍荣国公府方得以留存的家族,如何有资格承袭旧主地位,受二姑娘的一声母亲?
然于她来说,亲娘早殁,父亲娶谁,不都是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