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是将执迷不悟、死不改过及诽谤他人等心肠割掉的小地狱。
其次就是大叫唤地狱。
堕于此地狱受苦之人,痛苦不堪,号泣叫唤,故称大叫唤地狱。
长阿含经卷十九对此地狱描述甚详,谓诸狱卒捉狱中罪人,掷入大鑊中煮沸之,又掷於大鑊上反覆煎熬,令彼等罪人苦痛辛酸,万毒并至,号叫尤甚。虽经如是惩治折磨,然馀罪未毕,故不令骤死,须更再三回经黑沙等十六小地狱,一一受苦。又此地狱众生之岁寿极其长久,据瑜伽师地论卷四载,此狱之一日一夜,相当于知足天(兜率天)之四千岁,可见其时日之悠长难捱。生时若作密室以火杀人,或以熏逐蚊蚋者,或偷盗、邪淫、饮酒等,则命终後即堕此地狱。此外,八热地狱之第五狱,称为大叫唤地狱。其狱中状况、受苦情形等,与此狱类似,惟程度上更甚一筹。此二地狱经常被并称为叫唤大叫唤。
然后是热恼地狱,又作烧热地狱、烧炙地狱、炎热地狱、焦热地狱、热地狱。此处甚为炎热,狱卒以火烧炙罪人,故有此名。
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云(大正1·124b)︰'烧炙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尔时狱卒将诸罪人置铁城中,其城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烧炙地狱。'
又,《正法念处经》卷十谓,焦热地狱中有大烧、分荼梨迦、龙旋、赤铜弥泥鱼旋、铁镬、血河漂、饶骨髓虫、一切人热、无终没入、大钵头摩、恶崄岸、金刚骨、黑铁绳摽刃解受苦、那迦虫柱恶火受苦、暗火风、金刚嘴蜂等十六受苦处。
有关众生堕入此狱的业因,《立世阿毗昙论》卷八云(大正32·210b)︰
'昔在人中造作牢狱,无有门户,增土象粪杂以泥壁及以涂地,以盐和瞿昙婆树油。溅罪人身,掷置狱中,日光照炙,于一夜中臭烂膀胀。或蒸或煮杀害罪人,或复安火燃炙杀人,或煮蚕茧,或煎炒有命众生,以此业报于中受生,复有种种诸恶业报。
其次是大热恼地狱。
而这八重地狱的最后一层,便是阿鼻地狱!!!
阿鼻地狱在佛教指最深层的地狱,是犯了重罪的人死后灵魂永远受苦的地方。
阿鼻,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观佛心品(大一五·六六八中):“云何名阿鼻地狱?阿言无,鼻言遮;阿言无,鼻言救;阿言无间,鼻言无动;阿言极热,鼻言极恼;阿言不闲,鼻言不住。不闲不住,名阿鼻地狱。阿言大火,鼻言猛热。猛火入心,名阿鼻地狱。“阿鼻地狱是“八大地狱“之一,也有人说是十八层地狱的最底一层;阿鼻地狱是佛教宇宙观中地狱中最苦、最黑暗的一种,大部份永世不能超生,一日有亿次死生,往往刑期皆在百亿年之久(地球的年龄也不过几十亿年)。
凡造五逆罪(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及十重罪(杀生、偷盗、淫邪、妄言、恶口、绮语、两舌、贪欲、嗔恚、邪见等),死后必坠于阿鼻地狱,以“五事业感“(趣果无间、受苦无间、时无间、命无间、身形无间)。
事实上,十八层地狱依据各朝代的说法都不尽相同,十八层地狱原来叫“十八泥犁“,东汉安世高便译有《佛说十八泥犁经》。佛教传入中国后,已经跟中国的道教有所结合,六朝时期,佛家对地狱的说法纷歧,自唐朝之后,才有十八层地狱的说法。
阿鼻为地下之牢狱,故曰地狱。在此地下之最底,余大地狱重叠其上。见俱舍论世间品。止持音义曰:“阿鼻,此云无间。观佛三昧经云:阿言无,鼻言救。成论明五无间:一、趣果无间,舍身生报故。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三、时无间,定一劫故。四、命无间,中不绝故。五、形无间,如阿鼻纵广八万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满故。此五无间,乃造五逆业者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