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锦依泄气,道:“原本秋天正是山中物产最为丰富的时候,可惜了。”
伍元暗暗吐了口气,幸好刚刚撒了个小谎。
翌日,陆锦依起了个大早,吃了早点,就和雀儿上街了,当然,还带着个护卫,这是伍元强制性让她带的,大概上次的事情给他留下阴影了。
陆锦依没办法,只能听话的带着个护卫一起上街。
她去匠工坊那边,给了几张图纸。
一张是做厨具的,一张是做器皿的,还有一站是茶楼那个转轮盘。
因为不知道转轮盘的原理是什么,所以她只能画和表面,还是需要和匠师们商讨一下,看他们能不能通过她的描述做出来,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匠师们都非常的能耐,很多东西可以说是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比如沁夫人的那套针头,上边的机关设置得真的非常小巧细致,至少她觉得现代的技术可能做不出来。
陆锦依在这边现在也可以说是老顾客了,而且她和伍元最近在县城里都挺有名气了,伙计一认出是她,就笑着引她去见匠师。
匠工坊里能被称为匠师的自然不是伍元之前那样的,充其量只能称为伙计或者匠工而已。
匠工坊里的匠师都是很有名气的老师傅,伙计把陆锦依的情况上报后,得到允许后就请了几位目前在工坊里边的匠师过来。
陆锦依把图纸给他们看,一边给他们形容这个东西的情况,比如怎么转动,要达到什么效果,外观怎么样之类的。
众位匠师都没见过这种东西,听着陆锦依描述,觉得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但再仔细一琢磨,却发现似乎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实在无法自动,那制作成半人工的也行,我有想过,是不是可以在下边弄一些小轮子或者一些可以动来动去的齿轮,可以在下边推着转动。”陆锦依道。
几位师傅听着,又拿起图纸互相交流起来。
陆锦依就坐在一边等着,也没再插话。
过了一会,他们似乎商量好了,其中一位转头对陆锦依道:“这个我们可以试一试,不过不敢保证能成,而且需要一些时间。”
他们隐约觉得这个东西如果能研究出来的话,恐怕会是个令人震动的发明。
“能不能给个具体的时间,或者大概的时间段?”
“五天左右吧。”几位师傅又商量了下,才给出个模糊的答案,他们心里也没有底,但这个东西的确挺吸引人,很有挑战性。
“好,那我五天之后再来,就劳烦几位师傅了。”陆锦依站起来,朝众人鞠了个躬,便随着伙计离开了。
回到前台,和掌柜的谈了下另外两个单子,先下了五十两定金,约定五天后一起过来取走。
等伍元那边和筑工坊确定图纸的可行性后,她还要找筑工坊的人来量尺寸,再确定要多少桌椅帘子之类的,而且她要的桌椅也不是普通的八仙桌那些,她想弄高雅特殊一些的,需要自个设计出来。
出了匠工坊,见天色还早,就带着雀儿他们去了刘娟那边。
现在还没到中午,所以人没那么多。
三个人进去点了三碗过桥米线。
现在刘娟几个大老板都在后边忙着,前边基本都是新请来的伙计,所以也不认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