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种情况,贺正诚能怎么办?就像后来不少媒体说别让李半城跑了,多少自媒体诋毁李家,可人家有没有理睬这些人?双方的身份地位不对等,除非非常明显的恶意诽谤,否则真的不好去计较。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么多负面评价加起来,足以让贺正诚成为一个阴险小人,凶狠的资本家。
还好贺正诚有团队,或者说大疆创新、引力波等多家公司都有团队,顺便关注一下他。不求给自己立多好的人设,只求减少一些来自外界的污水。
“要我说,贺总还是出个传记,人家杰克马早就出了。”
“呵呵。”他还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这个时候立传,是说他以后不会有更多的成就了吗?
“引力波上市了,可以让那些想要了解我们公司的同学有一个更权威的资料。”
“大疆创新也要上市了……”
不能直接描写就从侧面叙说贺正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让了解无西尚德和施证荣的其他知名人物回忆一下当初的事情。毕竟当初贺正诚可是邀请施证荣到鹏城认识了不少人。
事实上国内关于贺正诚和他旗下这些公司有不少传记,但都没有获得授权,胡编乱造的不少,他并没有时间看,只要确保其中没有污蔑,泼脏水的内容也就算了。
如果真的要撰写授权的传记,那就有必要正式对待了,然而他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
“为什么不管易购还是大疆创新,本土的CEO都不能长久”
换句话说就是帮他开拓江山的王俊涛和周少宁为什么会离职,这就有些诛心了。难道直接说这两人能力不足,还是说他们犯了错,自己不需要他们了?
他换人的原因有能力问题,也有权利制衡方面的考虑,毕竟这两家公司从成立开始就是他们在打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他们的公司。可贺正诚给予了几乎无限量的资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也超出了一般投资人的范畴,再加上他要的只是替他管理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而不是代替他做决定的合伙人。
有些脑残总以为资本就可以为所欲为,以为是公司的老板就不会被架空,真的是小瞧了现在的“精英”,国美事件黄陈之争中陈的做法并不是特例,还有律师侵吞雇主财产的。像弘毅、大疆创新、引力波这种大型企业带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即使是他也难以长期保持稳定的控制力,更不用说用来传承了。
具体的原因贺正诚不屑隐瞒,照实说了,不过能不能给公众知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很多事实都只有少数人知道,这是国内的惯例。
可惜就算是为大疆创新和引力波着书立传,这两家公司与贺正诚的关联也不是特别多,毕竟他很少参与到公司日常管理中。也就能吹吹他的远见卓识、平易近人、慷慨大方,还有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