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论而外放(1/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江南布政使王秉良,在见过了楚亲王蓝承羡后,上书请奏新法的利弊,而且对于新法他的态度是鼎力支持!

而且奏折中详细的说出了新法对于朝廷和百姓的利,而弊端却是寥寥几处,无一不是在说明他心向着新法的,这下有意思了,江南提刑按察使汪春木纠举楚亲王,显然有些和东安郡王的弹劾遥相呼应的意思。

而江南布政使王秉良却明显在支持楚亲王的,这下子江南的局势变成了两股势力的碰撞,一下子就让众多观望中的人看清楚了这场,看似没有过招的较量,而且两位皇帝对于此事的态度也是两个分端,太上皇虽没有直接说明,可似乎很不满意新法,而新皇帝元兴皇帝则自然是喜欢新的。

此时刚好经过了一个月一次的经筵一过,元兴皇帝似乎也学到了许多,以辅政阁大学士到翰林院士,以及翰林院的各个翰林,而其中已经升为编撰的俞涣,却被元兴皇帝看重,其中有一处原因是,俞涣被蓝承羡提携过,当然这些只是元兴皇帝所知道的,而俞涣自然不知,经筵一过,其他人都退下了,而元兴皇帝则留下了他。

“俞卿,看看这位江南布政使的奏折吧!”元兴皇帝似乎也很喜欢跟这种年轻的官员们打交道,也许是因为太上皇的存在,让元兴皇帝的压力愈来愈大,以至于这些时候,元兴皇帝不得不把目光投向翰林院,翰林院作为重臣的培养机构,也算是储存了一些年轻的官员了。

大安王朝的辅政阁虽然没有出身的偏见,可如果你的履历里有翰林院任职的经历,对于皇帝来说,自然更加的信任,大安辅政阁到目前为止都是因为皇帝的喜好,只要皇帝觉得可以,而且官职到位了,基本没有大臣可以反对的。

俞涣恭敬地从大内太监周奎手中接过了奏折,仔细的阅读着上面的内容,不紧不慢,让一旁的周奎暗自着急的想提醒一下他,可元兴皇帝似乎也不着急,看起了御桌上的其他奏折起来。

好一会,俞涣才将奏折读完“回皇上微臣看完了,江南布政使王大人看来对于楚亲王提出的新法,很有研究,利弊都说的得体,微臣观之,似乎按照王大人的意思,新法不执行,恐是我朝的损失啊!”

俞涣看到了关于楚亲王蓝承羡的奏折就知道,肯定是目前朝野议论纷纷的新法了,在他看来,作为宗室的王爷,他已经是超然的身份,而且新法的出发点自然是为朝廷和百姓着想的,自然不会是为了他自己,如果真的是自私点来说,就是巩固蓝氏皇族的统治吧。

所以俞涣虽然知道自己一表态,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见过几次元兴皇帝的他,自然知道元兴皇帝是心向新法的,从他知道革新盐政的时候,元兴皇帝的兴奋劲就能看出端倪。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